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韩国学生补习成风(20楼数学学习方法--推荐)

韩国课外补习业:疯狂到网上

http://www.cmr.com.cn/new/mtbd/673.htm
2009年6月22日         中国教师报

一个让很多人,包括韩国现任总统李明博深感忧虑的事实:学生能否进入顶尖大学,往往取决于其父母支付课外应试辅导费用的能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5 21:10 编辑 ].

TOP

回复 8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当然。早几年上旺旺网就看到这个现象了。这也是为什么007的数学帖,会取一个那么不合时宜的名字的原因,又是反刻苦学习,又是搞亲子数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5 21:38 编辑 ].

TOP

解读韩国狂热的课外辅导教育怪状

http://hongyirenjian.blog.edu.cn/2011/688682.html

文摘:
  近期韩国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参加过补习的比例为88.8%。韩国私人课外辅导教育市场的规模为33兆5000亿韩元,相当于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95%,超过了韩国政府2011年的教育预算。

  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显示,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时间和费用更高,而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与孩子参加课外辅导与否有直接关系。拥有大学学历的家长有90%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而高中学历的家长让子女接受课外辅导的比例为50%。月收入700万韩元的家庭为子女支付的课外辅导费用,比月收入100万韩元的低收入家庭高出近10倍。

      私立课外辅导热持续多年高烧难退,不仅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也让家长背负了高额学费支出的经济压力。据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1年韩国家庭平均每月用于孩子课外补习教育的费用达64.6万韩元(约合4037元人民币),占到家庭平均月收入的19%。如果家里有孩子在读高中,每月至少得投入100多万韩元。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在201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家庭为子女参加私立课外辅导班支付的费用正在以每年25%的幅度递增,占教育总开支的比例从1998年的44%提高到2003年的65%,支持子女参加私立课外辅导的家庭由1999年的66%增长到2003年的85%,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统计厅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的10年期间,韩国物价年均上涨2%-3%,但教育费用上涨是物价的两倍以上。2008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时,百业萧条,课外辅导行业却“一支独秀”。家庭用于私教育费用占家庭总教育支出的比重,更是呈上升状态。2000年是28.4%、2001年是31.4%、2004年为34.1%,2007年更为47%。最新统计显示,韩国私教育市场的规模为33兆5000亿韩元,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的5倍,相当于韩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95%,超过了政府2011年的教育预算。

  鉴于课外辅导造成的各种负担和由此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历届韩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课外辅导热的治理。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时曾发誓,要“把年轻人从补习课程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家长从课外补习费用的负担中解放出来。”现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竞选时也承诺,要实现“公共教育双倍,私人教育减半”的目标。

切断源头却适得其反

  韩国社会普遍认为,课外辅导的源头是“入学竞争”。因此,韩国政府一直将招生考试改革作为治理补习热的重要措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推行“教育平准化”政策,初、高中免试、免费入学;废除重点学校、重点班,学生按所在区域就近入学;所有学生使用统一教科书;不允许高校自主举行入学考试和自主招生;不允许各高中按考试成绩排名;不允许私人捐款入学。

  然而,平准化政策不仅没有使课外辅导热降温,反而对其产生了刺激作用。该政策虽然将学校从升学竞争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但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却无法轻松。家长为了使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家境好的纷纷转向私立学校,而普通家庭则更加依赖于课外补习。家庭贫困的孩子连辅导班也上不起,更加大了贫富家庭学生学业上的差距。.

TOP

回复 10楼ccpaging 的帖子

不堪重负的课外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出现忧郁症状和攻击行为等精神健康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每天接受4小时以上课外教育的儿童中,有3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学生们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课,下午5-6点钟放学,连饭都不不上吃,就马不停蹄地赶去参加课外辅导班继续学习,一直到晚上11点甚至11点半才回家。由于过于紧凑的课外教育安排,每天要学习15小时左右,用于玩耍的时间只有20、30分钟,一直奔波转战于各课外辅导学院之间。

     近期韩国统计厅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数量引人关注。首都首尔市超过82%的小学生、66%的初中生和59%的高中生正在接受辅导,在农村地区,分别是54%、46%和12%。调查还显示,77%的学生参加过课外辅导,其中小学生参加过课外辅导的比例为88.8%,初中生为74.6%,高中生为55%。

      令人深思的是,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补习有较大的关联,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辅导的时间和费用更高。成绩在前10名的优秀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比例为77%,平均费用每人每月30万韩元,而处于后20%的学生每人每月用于补习的费用不足前者的一半。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究竟是学生家长的子女教育观念错位?还是公共学校教育的错位与缺位?其实,这一令人忧思的现象绝不能简单归于课外辅导班的越位导致的学校教育公信力下降。另外,调查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与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有直接关系。大学毕业的家长有90%让孩子参加私立课外辅导班,而高中学历的家长让子女接受课外辅导的比例只有50%;家庭月均收入达到700万韩元的家庭为子女支付的课外辅导费用比月均100万韩元的低收入家庭高出近10倍。.

TOP

回复 12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要想考试好,最简单、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题海。俺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10-6 11:42 发表 \"\"
杯具,原来这是真的。我去告诉我儿子
题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这是事实。但是副作用很大,例如破坏兴趣、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有害健康等。顺便也一并告诉孩子。.

TOP

回复 18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你给孩子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数学之路——对话恽之玮学长
http://www.libragold.com/blog/?p=320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学习数学的步骤是这样:
1、把这一章先看一下,大致了解是讲什么问题的。
2、关上书,独立研究这个问题。把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带着问题看书。
4、做书后的练习,练习中可能产生新的问题,思考解决之。
5、学有余力,做点习题集。最好是那种跟教科书配套的,每章有大概十多道习题,有难度,但是大部分又是自己可以解决的,独立解决之。
6、如果以上的过程中,有两个孩子讨论,效果加倍。

一般来说,如此可矣。

再学有余力和兴趣,就看看数学相关的书籍,如数学史,以及一些数学大师写的数学书。

这样的话,有数学天份,不至于被埋没,没数学天份,也不至于对数学厌恶。更重要的是,这很便宜,父母也不需要操心辅导啥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10-6 12:59 编辑 ].

TOP

回复 30楼小宋他娘 的帖子

我没说这是自学数学,也没说老师怎么在学校使用教科书。看来,你误会啦。.

TOP

回复 32楼小宋他娘 的帖子

原帖是回复子9妈妈18楼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