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一对一奥数家教是否有效啊?

回复 30楼弈格爸 的帖子

哼.

TOP

回复 1楼xiaofeiniao8570 的帖子

首先,孩子不能反感数学。课堂的各科学习都优秀,学习习惯比较好。
其次,家长不能把奥数考试获奖做为目标。要学胤禛,想争皇位,但是不是直接去争,而是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做好工作。
最后,老师要爱孩子、喜欢数学、了解数学史。满足这三个条件的话,在校的大学生就可以了。

做到以上三点,可以保证家长的钱不白花。能获奖,很好。不能获奖,数学也能学到优秀。

另外,要参加正规的数学竞赛。那种不知道出题人、不报分数、不能查试卷、没有良好的考试秩序的数学竞赛,别参加,不幸参加也不要把结果当回事儿。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30 22: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头的妈 于 2012-5-30 11:05 发表 \"\"
奥数为什么要一对一,当然眼一对好几个,这样才有竞争。奥数就要看谁脑子转得快
一对多的好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学习。这个太高级了,一下子可能有人理解不了,先不去细说。家长们组织学习小组,由文科家长搞文科,理科家长搞数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TOP

引用:
原帖由 疾风 于 2012-5-24 09:12 发表 \"\"
家长一起学吧,
我们奥数老师和我讲过一句话,“你知道在我教过的学生中谁学的最好?就是你。“
还用说吗,显而易见。你起码是以本科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基本素质再加二十年的生活工作体验在学奥数。你 你 你... 不得个第一名,奥数老师都不好意思说教过你奥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s1100 于 2012-5-22 14:14 发表 \"\"
一对一,很难找到好老师的,好的奥数老师,要么上大课,要么给牛娃开小灶,给自己做名气。谁会给lz这样情况的来一对一,最多请个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了。
湮灭各种光环、剥去各种商业包装,以数学的方式说:知道杯赛题目的奥数老师,是“好”的奥数老师,即办培训班又举行自导自演自监的杯赛的奥数机构,是“好”的奥数机构。.

TOP

回复 41楼hzq 的帖子

老猫了解数学史吗?爱孩子和喜欢数学,好像是满足条件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1100 于 2012-5-31 09:33 发表 \"\"
拿奖才是硬道理,现在那些名师之间比的不就是自己学生的获奖情况么
只谈拿奖,过犹不及。对孩子来说风险太大。对家长来说,容易被钻空子。再者说,奖还要看有没有公信力。.

TOP

回复 47楼xiaofeiniao8570 的帖子

另一方面作为家长的我也有很大不足,急躁,不耐心,给孩子讲题的时候感觉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懂,就开始数落孩子,多了些责备,少了鼓励。有许多次都是以孩子的落泪收场。
===============
这个不足,确实很重要。抛开你讲题的内容,单纯看行为,是什么样的。
孩子碰到难题,不懂,期待你帮助她,问你(或者你凑上去讲),结果可能问题没解决还挨骂了。
孩子一般是通过你的行为来理解的。像这样多来几次,孩子的期望就不再是要你帮助他,而是躲着你了。碰到难题就退缩,没有钻研精神。有可能就是这种不当的行为方式造成的。

说老实话,知易行难,我也经常犯这个错。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学会把自己的眼光和角度放低,低到孩子的角度。孩子是怎么理解怎么看待这个难题的,碰到的难题是什么,然后从孩子的水平出发,一点点地跟他一起试图解决。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不教,找个合适的老师,也是一种选择。

请老师教,也要注意。老师要先给孩子发表想法、自我探索的机会,不要一上来,就把解题过程、结果、经验总结全吐出来了。老师留给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得到也就越多。开始孩子不适应,可能慢一些,可能没什么好的想法,不要紧,不要急。总要给孩子机会,孩子才能长成能力嘛。.

TOP

回复 48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儿子学素描。妈妈去看过几次,回来跟我说:这个老师行不行啊,都不讲课的。每次去看,都是同学们在静悄悄地画画。老师也就点评几句。
我去看来,跟老师交流了。
回来跟妈妈说:这个老师行的。学习是要静下心,专注,体会的。儿子画画很专心,体会必然多。老师点评到位,就可以了。说到底,学校的本意不过是个闲暇的场所。

儿子学英语。又不一样了。英语是语言。我跟老师说:请老师尽量给同学更多说的机会。老师要少说。

学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开始的时候,我跟儿子学数学,我讲的多。现在越讲越少了。有时,儿子搞三四个小时,把习题拿出来,我挑一两道跟他讨论下就可以。以至于他妈认为我在偷懒。要说这话也对。因为我一开始讲的时候,就想着以后偷懒,多讲解题方法,然后让孩子一点点地实践,养成习惯。

数学的难题很多,但数学方法并不复杂。加州数学书上有的: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做计划或者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4、执行计划。
5、检查。
6、反思。

对于一些有趣的问题,每一步都详细记录下来,就是很棒的数学小论文。.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