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猜单词
NEW!
注册
登录
帮助
旺旺网
»
教育杂谈
» 探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起提问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有
20
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探讨: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1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7 21:57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9楼水之形 的帖子
一般来说,经过小学的学习了解了不少知识,这时在思维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理顺知识的边界,知识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架构。
如你所说,没有批判性思维,自学所得有限。例如,给同学一本平面几何,让他预习,如果他觉得这也对那也对,没有质疑,预习的效果就很一般。他要在预习中充满怀疑和不解,才会驱动他去寻找答案,从而得到数学素质和方法的养成。简单说,预习要有问题才是好的预习。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个人觉得,也可以用于说明质疑和相信之间的关系。在批判中建立自己的“道”,对事物进行空间和时间上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这样的“道”才有足够的灵活性应付各种情况。
有家长问,如何让孩子学得不那么“死”,如何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呢?养成批判性思维大概是窍要之一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6-18 00:32 编辑
].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2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7 21:59
显示全部帖子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6-17 17:49 发表
请教不二,现在还是找不到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吗?
个人以为,养成批评性思维的关键就一个字--“叩”。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不过呢,我就只会乱“叩”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6-17 22:01 编辑
].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3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7 22:1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08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你可能相信的太多了。我们的教育有这个问题,把“对”的东西直接端到你面前。你不接受,就强制你接受。而且,可能在成人中,有些人会错误地从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联想到文革。这是文革至今未能做出澄清所带来的恶果。
其实,个人以为,没那么复杂。
家的小五有一天问我:“(坚)苦奋斗”的第一个字应该怎么写啊?
我回答:哦,不是这么写,应该是上面一个“小”字下面一个“大”字。
家的小五喜滋滋地去更正卷子了。过了一会儿,再来问我:好像不是这个“尖”字吧。
我想:是啊,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正确答案呢?我们家装了互联网接口,我给你买了计算机,里边有输入法,还教会了你如何google搜索,这个答案难道不应该是自己去寻找的吗?好吧,不管怎么说,至少你还是做出一个自己的质疑,“(尖)苦奋斗”,这样写好像不对。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6-17 22:23 编辑
].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4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9 12:50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18楼水之形 的帖子
你找老师要推翻两点一线的公理,这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几何啊,不质疑,我觉得,是不可能学到其精髓的。.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5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9 13:27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1楼水之形 的帖子
晕哦。你的数学老师太不合格了。如果我是数学老师,我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会欣喜若狂的。多好的问题啊。如果其他同学无动于衷,我就下去挑动同学们来辩论。
笛卡尔方法论共四条,第一条就是怀疑一切。当然,仅仅有质疑还不够,还要有“批判”。由此笛卡尔才提出第二、三、四条的实证方法。
木有怀疑,相信书和老师(权威的代表)所说的一切,不就是迷信么?人可以有迷信,毕竟每个人的批判能力有局限,总得信点什么。
但是,总得质疑点什么吧。这样的人才完整。.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6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9 13:50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3楼水之形 的帖子
你的问题来自于生活,这是问题的自然来源。人人都有生活,但有些人觉得数学跟生活无关,生活了却没有提出任何问题。所以,你是好学生。
另外,这个问题一点都不浅薄。辩论清楚这个问题,可以明白清晰的定义有多重要。
假设,我们辩论的题目是“人一天吃三顿饭好还是吃四顿饭好?”结果,公孙同学说,钢铁侠数年才换一个能量块。那么,这个辩论就没法进行下去了。除非我们先跟公孙同学达成共识,辩题中对人的定义是什么,至少他要认同,钢铁侠不属于辩题中的“人”。
类似的辩论在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孔子说的“仁”是什么意思?老子说的“道”又是怎么定义的?二位老先生述而不作,为什么?他们的理念不断地被替换修改,又是什么原因?
《几何原本》成书于公元前,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在西方是仅次于《圣经》而流传最广的书籍。而历史如此之长,流传如此之广,仍然能保持原汁原味,为什么?.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7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19 14:02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26楼水之形 的帖子
为了质疑而质疑,不是批判性思维。--同意.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8楼
ccpaging
ccpaging
(今天大扫除) 发表于 2012-6-20 19:16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36楼一帘幽梦 的帖子
应试也好,留学也好,要都将就,唯一的办法就是素质教育了。.
金币
128771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
宗教与信仰
初中(和小升初择校)
小学(和择校学)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广告设置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