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ldot 于 2012-11-19 18:29 发表 
很多学理工科的人是这种情况,旺旺上貌似也有“中文只需要学到小学毕业水平,会认字会简单作文即可,又不当文学家”的论调
我的体会,学语文不要太功利,只看到提高语文成绩这一个点
要从提高人文修养的角度来看 ...
您的回帖很多,但似乎说的都是同样一件事儿,我一并在这贴回了,不再另行回复。
首先,我是理科生,我的朋友同事也大多是理科生,但我从未听到过你说的这种论调。事实上,我高中班上,唯一一个上北大的就是文科生。我们之间是惺惺相惜的,没有谁瞧不起谁的问题。当然,也许是我接触的理科圈子不够“精英”,多是文盲,还不足以傲视文科生。
其次,我接触的朋友中有很多文科生,有年长的,有同龄的,也有年轻的。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跟人讲话时,非常注意正确地体会和体谅对方的心理状态、生活处境、认知水平等,他们经常能用一种令人心悦臣服的说话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理科生之间的谈话方式比较理性,比较自我,不太注意对方。个人浅见,如果这个现象是存在的,那么它很可能跟语文的学习有关。因为语文,无论作为语言功能还是文学功能,都是极其注重交流的,同时它又是感性的。
说到语文学得好与不好,在前面的回帖中,我更欣赏丰禾妈的回帖,敢问丰禾妈是中文系的吗?
至于您说到的重理轻文的现象,一个老文科生跟我谈起过。他的观点,这是一个历史造成的现象。如果您也亲历了57年,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对文理有所选择,你也会让孩子选择理工科的。这跟轻视文科啥的,没有太大关系。所幸的是,这并非是一个普遍现象。学文科的孩子,有的只能学文,有的对某一文科有莫大兴趣,有的家长糊里糊涂等等,种种原因,学文科的孩子同样优秀。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11-19 22: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