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建议建平实验初中部开个校长\家长见面会,互动一下,让我们了解学校动态

小学记得有大会的,中学不知道了,可能在各班家长会上可以问的吧。
2008的中考情况这个圈子里好像有介绍的,我找找.

TOP

copy过来felix的娘亲的介绍,谢谢

15#felix的娘亲 火药味 好帖 felix的娘亲 (今天9.11嗳) 发表于 2008-8-31 16:58  只看该作者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先将学校公布的数据展示出来:
学校2008年参加中考总人数为563人:其中区重点以上的人数是352人,62.52%,包括市重点187人,33.21%(考 的怎么这样?名校,绝大多数又都是好孩子呀 )


零志愿人数:
          华师大二附中14人
          上海中学1人
          复旦附中1人
          交大附中3人
          大同中学2人
          同济一附中1人
          华师大一附中1人


市重点人数:
          建平中学61人
          进才中学24人
          上海实验13人
          洋泾中学31人小F气愤地说,考的太差了。.

TOP

回复 4#alan妈 的帖子

要考虑的

摘录了一些内容供参考:
今年上海中考体育30分改革出台幕后
加试体育是促进学生锻炼

  “为何在中考中加试体育?”“眼看只有几个月的准备,对体育基础不好的孩子会否增加心理负担?”……看到本报当时的报道后,很多家长来电表示不可理解。

  “运用考试的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平时更好地自觉参加锻炼,而不是增加他们的应试压力。”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平杰接受本报采访时,道出了2008年即将实施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质。

  平杰说,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上海青少年体质已经呈现出连续下降的态势,特别是耐力指标极不理想,“软、硬、笨”几乎成了都市学生的通病,即肌肉软、关节硬、动作不协调;肥胖越来越多;视力不良发生率逐年上升。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健康第一”是教育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月后,上海也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会上颁布了《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从2008年起本市实施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总分。

  从“四六开”到“七三开”

  目标确定后,市教委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相关方案的酝酿和论证。“上海的体育分数如何确定才比较稳妥?”“中考加进体育分,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会不会把体育也导向成应试?”“遇到学生因残、因伤等具体情况,又该如何处理?”一连串的问题又开始萦绕在市教委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脑中。

  针对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担忧,去年11月22日,本报独家刊登了《涨分会不会刺激“应试体育”?》系列报道后,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此前,市教委多次召开有区县教育局长、中学校长、体育教育专家和基层学校师生参加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就中考体育方案广泛征求意见。

  按最初部分专家的意见,2008年中考体育成绩的折算,平时成绩占四成,升学测试成绩占六成。

  “体育考试分数占中考总分的分值一定要合理,既体现导向性,又必须考虑到当下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实际现状。”在市教委这一决策思路下,中考体育不能演绎成另一种“一考定终身”的观点,迅速在教育界形成共识。根据各方面汇总的意见,市教委办公会议几经考量,体育分数中平时成绩与中考测试的权重,由最初的“四六开”,改为了“六四开”直至“七三开”,最终的方案采纳了“平时成绩占20分,测试成绩占10分”的比例。“而且,平时只要完成体育、健身相关要求,就能拿20分的满分;因残、因伤等情况的学生,申请免试后的分数可分别拿到当年测试成绩的满分或项目总分的50%。平杰强调,这一方案兼顾了不同情况学生的利益,又基本实现了改革的初衷。

  模拟测试提供决策依据

  平杰透露,为了使2008年首次实施的中考体育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去年11月下旬,全市12个区县、36所初中、72个班级共3600名学生参加了由市教委组织的体育模拟测试,为中考体育方案的最终定稿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市教委还邀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亲临模拟测试现场调研并发表意见。在研究了模拟测试情况后,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各校不同的场地、设施条件,市教委从实际出发,决定进一步扩大考试项目编组,尤其是扩大自选项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体锻。除了长跑和篮球为必测项目,另设立了12项选测项目,包括速度力量类、技术能力类等,还首次设立了武术基本动作组合项目。

  “只要有学生选这个项目,我们就会认真组织好考试的裁判工作,即使只有一个学生参测,也一样要认真对待。”市教委体育职能部门负责人表示,正在拟订中考体育考试现场的具体工作规范细则,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组织好全部的项目测试,比如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到场监督、裁判打分后必须高声唱分等。

  政策出台受到社会首肯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此次“体育成绩进入中考总分”这一政策的出台,经历了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吸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包括高度关注新闻媒体传递的百姓呼声。方案公布后已经普遍受到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首肯。

  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表示,我们这次制订2008年上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践过程,为未来制订其他教育公共政策,实现依法治教、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

TOP

回复 6#alan妈 的帖子

去问了老师朋友,
必选:篮球,可能是三步上篮或其他、长跑
技巧选考:支撑跳跃类、双杠
力量选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跳绳、50米、实心球

等他们考时可能内容又变了,参考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zr 于 2008-9-17 14:26 发表 \"\"
要正确看待08年考入市重点学校统计.其中有推优、文艺特长生、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法,如扣除上述,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小孩还需奋斗,靠学校。。。,还是要靠家长自己,要早起动。
1、让孩子自己认真学习,在零志愿和统考中抓机会
2、靠家长自己是指不上的了,自己都没学好,所以准备现在开始找关系,攻关那什么推优、名额分配、自主招生有猫腻的机会,没办法,鄙视自己.

TOP

回复 13#felix的娘亲 的帖子

难也得想法子,谁叫孩子是自己的呢,呵呵.

TOP

回复 14#szr 的帖子

谢谢szr的衷告,也很羡慕你们孩子只剩最后高考这座桥了。
感觉你在孩子的学习培养方面应该有一套的,不情之请,能否为刚上预初的孩子简单地以条纲,结构的形势介绍下学校、课外、家庭的学习重点,学习经验,以及如何处理三者。为我们指指路,先谢过啊.

TOP

回复 19#szr 的帖子

谢谢介绍,这个赵老师现在教几年级啊?

建实可以作为退路这句话估计严重打击了这里这个圈子,包括我自己刚看到这话也小受刺激,不过并不是责怪你的意思。现在只要对孩子有高要求的家长都会做学校比较的,进去之前费心劳力地比,进去后肯定更要横向比了,不如心平点拉,进了什么坑,就在什么坑发挥了。.

TOP

楼上的家长好像怨气重的,你孩子都已经出了这个校门了,消气消气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