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哇萨咪
(蓝天,白云,大海......)
发表于 2008-10-24 12:32
显示全部帖子
家长经常作为老师和孩子间的沟通桥梁,这点我有点不敢苟同。
试想一下家长和老师为孩子事情沟通的场景,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一位老师和一位家长站着,首先对象都是成年人,但当路人经过不经意间听到的却是老师模样的带着训斥的口吻在和家长模样的人谈话,而作为家长的那位只能不断点头说:“是,是,是,老师费心了,我回家一定去说他!”老师找到了联系家长后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家长呢,边被训边心不甘,一半是怨孩子不争气,一半则是觉得老师太不给面子,毕竟我和你是一样的成年人啊!接下来出现的就是家长回去训斥孩子,如果比较明智的家长可能会注意到态度,不会太过分的训斥孩子。但是孩子什么感觉呢?我没有了一点自由,一点隐私,学校和家里的所作所为都被家长和老师的这种沟通大白与天下,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随便你们怎么说,家长叫多了,也没见什么效果,老师肯定责怪家长配合无力,但是家长呢?不断被老师叫去,谈的还是同样的话题,心情又如何呢?
当然会出现有的家长回去加紧管教一下,孩子听话了,成绩短期内有所改进了,老师一看效果明显,更肯定了叫家长这招灵,但是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一直主张学校事情让孩子自己自行解决,也就是老师必须把孩子当作一个沟通的对象去谈话,而不是盛气凌人地对待孩子,损伤孩子自尊心不说,让孩子会产生厌学的心态,其实只要多花点时间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肯定会发现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优点扩大,不是很好吗?孩子则要学会在校如何和老师沟通,如何清晰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力。
家长也没必要动不动就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要知道其实很多从孩子口中得知的小失误或者小错误,在老师那里会被放大N倍,不说老师故意,但也不排除老师希望家长重视而加强语气,所以孩子的犯错最好能让孩子自己来和家长说,能做到这点,家长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在校问题,因为孩子既然说了,就说明他们完全知道自己错了。
[ 本帖最后由 哇萨咪 于 2008-10-24 20:0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