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ggixlx
(......)
发表于 2010-6-27 09:20
显示全部帖子
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对5-6岁进入婚姻敏感期的孩子有详细的观察记录和评点。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一些摘录:
儿子琪琪4岁多时,幼儿园来了个l岁半的小女孩嘉宝。几天后,琪琪脸上挂着彩回到了家,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不肯说。去幼儿园同问老师,老师说那是嘉宝挠的,还说琪琪对嘉宝情有独钟。总是温柔地用手轻轻抚摸嘉宝的脸,并轻声唤她:"宝宝,宝宝。"每当这时,宝宝便毫不客气地伸手抓他的脸,而琪琪既不还手也不恼火。这可不是琪琪的风格,他一向是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的!
没过多久,琪琪的苦恼更多了。他喜欢跟在宝宝后面为她服务,吃完饭喜欢拉着宝宝的手回教室,而宝宝正在经历攀爬的敏感期,坚决不让人拉着上楼。有一次,我看到琪琪遭宝宝拒绝后痛苦地躺在地上大哭,实在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就冲过去抱起他,拿出好吃的教他:"把好吃的给宝宝,她就能让你拉她的手上楼!"在一旁观看的孙咏然(5岁过一点)很同情地对我说:"不顶用,好吃的一吃完,宝宝就不让他拉了!"刚以为情况好转的琪琪,听完孙咏然的话又哇哇大哭起来。我一时想不出良策,又教儿子:"要不把你的车送宝宝?"
受到了鼓励,儿子举着他心爱的车追宝宝去了,孙咏然不以为然地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
一天下午,我坐在大厅里观察孩子,琪琪的好朋友浩浩捧着一个大茄子兴奋地跑进了大厅。那是从后院的地里摘的。只见浩浩径直跑到卡卡(女,2岁6个月)身边,伸出手:"卡卡,送给你。"卡卡正在和另一个同龄的小朋友玩,回头看看茄子,"嗯"了一声,转身接着玩。浩浩又转到卡卡的另一边:"卡卡,给你!"卡卡又"嗯--"了一声,继续玩。浩浩手捧大茄子,坚持不懈地在卡卡身边转悠着,非要把那个茄子送给卡卡可卡卡始终不领情。 I
坚持了好一会儿,浩浩手里的茄子始终没送出去.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茄子放到栏杆上,走到卡卡身边,蹲下来.抱住卡卡的的一双小腿,想要站起来。因为不平衡,眼看着卡卡的头要往下栽,浩浩又弓下身,极有成就感地把卡卡放到地面上。
半年后的一天,老师给孩子们发芒果干。嘉宝站在琪琪身后快速吃完手里的那份,然后把手伸出去:"琪琪,琪琪。" 琪琪面无表情地往前走,头也不回。我赶紧冲过去,一把把儿子拉到旁边,悄声说:"机会来了,快把芒果干给宝宝。妈妈再给你买。"儿子抬起头憨憨地说:"我已经不爱她了。"我惊异地问:"为什么?""因为她不爱我!'我好半天没回过劲儿来,事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还不知道。他已经自己解决了问题。
晚上回家时,儿子坐在我的车后问我:"妈妈,如果我爱她,她不爱我,我们能结婚吗?"我克制自己多话的习惯问他:"你说呢?"他说:"不能。"我说:"对。"他又问:"妈妈,如果她爱我,我不爱她,我们能结婚吗?"我又问:"你说呢?"他说:"不能。"沉默了一会儿,他说:"应该这样:必须我爱他,她也爱我,这样我们才能结婚。"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儿童太接近真理了。(均 瑶)
孙瑞雪:
晚饭后,坐在电视前,我看到--几乎所有的台都在讲一个故事:他爱她,她不爱他,她爱上了另一个他;他无比痛苦,为之心碎。有的连续几十集,没完没了地演绎。我忍俊不禁,当然这是艺术创作。生活中,这个问题可能是在6岁前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