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为孩子写的童话——今天新写:如果全世界都下雨~~

  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书多了去,远的经典的如《爱的教育——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近的时髦的如《马小跳系列》,还有一套我孩子特钟爱的《可怕的科学》。我看了几本,也觉得特好玩,而且真是长见识。读了这套书不爱科学都难!
  不过,茄妈独创的童话,更可以培养出独特的孩子。我要是有文彩,也会加入你的创作团队。.

TOP

回复 10#YANGXIMI 的帖子

  《爱的教育》很纯,可以给孩子打上生命的底色。《马小跳系列》虽然不够完美,但可以引起孩子的许多共鸣,还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可怕的科学》是一套翻译过来的少年科普读物,作者科学知识渊博,表述方式适合少儿的心理特征。不仅把各种科学知识写得有声有色,而且经常出一些非常搞笑又不失科技含量的问题,考问小读者。例如,在《恶心的昆虫》一书中,作者问:达尔文对动物着了迷,有一回他一手捏着一只昆虫,突然发现一只以前从没有见过的昆虫,你猜他用什么办法捉住这只新品种昆虫?
  翻过一页,小读者会找到答案:达尔文的办法是,马上把手中的一只昆虫塞进嘴里,腾出一只手捉住那只新昆虫。结果嘴里那只虫子放了一个屁,把达尔文的嘴巴灼伤了!
  天哪!——我又在讲“屁”了。.

TOP

  补充一下:《可怕的科学》有许多读本被改编成了图画书,其中有一部分也翻译出版了,叫《神奇的校车》系列。好像《可怕的科学》中几位主要作者,都成了《神奇的校车》主人公。故事里那几个小学生的名字就是《可怕的科学》作者的名字,这个处理也非常幽默。.

TOP

  《可怕的科学》中有一本是讲恐龙的,孩子读时经常可以听到他笑出声。有时还要让他妈妈帮他揉肚皮,说是笑痛了肚子。例如,两位最著名的生物考古学家经常因为学术见解不同而生争议,甚至为谁先发现某种恐龙而争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人干脆把那种新发现恐龙命名为“我先发现龙”。这位老兄,有一回在复原一种新发现的恐龙时,把恐龙头上的角装到了恐龙的尾部。他的学术对手前去拜访并指出错误时,拿着大顶,头朝下脚朝上,边敲门边问:“XXX教授在吗?”(对不起!我忘记那位活宝级考古学家的名字。)书中还有描绘这副情境的漫画。我家孩子读到这里笑得接不上气。
  这种读本不仅让孩子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以及科学探索过程那些艰辛而有趣的轶事。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8-11-28 11:17 编辑 ].

TOP

回复 17#YANGXIMI 的帖子

  《爱的教育》现有不下10种译本,翻译水平不一,小心哦。这本书不用付版税,又好卖,所以粗制滥造的译本多。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8-11-26 17:53 编辑 ].

TOP

向才女YANGXIMI致敬

  独特的童话,造就独特的儿童。我和同事都有过为孩子编童话的冲动,可惜读硕士博士写论文把自己的文采都读没了、写没了。只好费心到书店里淘出适合各年龄阶段的读物,推荐给孩子读。最近,也想过把茄妈yangximi写的那些关于蕃茄的故事挑出来,让我家小子读一读。不过,我觉得它们更适合BBMM及老师们阅读。读着蕃茄的故事,心里就在想,我家孩子的搞笑劲不比蕃茄弱啊。可惜我写不出来,写出来了也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没有味道,缺乏可读性。因此,更加羡慕yangxim的才气。
  不过,我觉得,最令人敬佩的还不是茄妈的文笔,而是她对孩子那份始终不渝的理解和欣赏,那可真是值得全体BBMM和老师学习。为了表达对这位既传统又时尚的母亲的敬意,我今天翻箱倒柜,把我收藏的《爱的教育》版本几乎都找出来了。

  (1)亚米契斯著、夏丐尊译:《爱的教育》,开明书店1926年初版、1948年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再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年再版,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再版。
  此本由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根据日本版译出,对照了英文版;先在《东方杂志》连载,后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画家丰子恺为此译本作了大量插图。是我国最早的译本,文字译得极佳,画也配得天衣无缝,是最经典的译本。我博士和硕士的指导老师年少的时候都读过,他们说此书是20世纪20-40年代最好的少儿读物,家喻户晓,哺育了数代少年。有的学校甚至以此作为语文教材。本轮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列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阅读书目”。但在我看来,此译本年代久远,80多年前极通俗的白话文,让今天的孩子读起来,已相当拗口了。

  (2)亚米契斯著、李紫译:《爱的教育》,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年初版,1999年第2版。
  此本根据英文本译出,参考了夏先生的译本,尤其考虑到了现在孩子的语言背景,译得比较通俗、流畅,合乎当今少儿的语言水平和阅读习惯。李紫的中文功底好,翻译的态度也相当虔诚和严谨,在夏先生之后贡献了一个令人较满意的译本。缺点是,比较后来根据意大利文翻译出来的本子,有些地方译得有出入(夏先生的译本也有这个问题)。好在大意未失。
  1998年春节,我买了两本李紫译的《爱的教育》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作为新年礼物。不曾想,其中一个孩子后来把这本书带到学校里去,引起语文老师的注意和兴趣。老师建议每个孩子人手一册,惹得亲戚找到我头上为那些孩子寻购。算是一段佳话吧!

  (3)亚米契斯著、陈蔚然译:《爱的教育》,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
  这也是根据英文本重译的。从中文的角度看,也是译得比较通顺、浅显的。如果找不到李紫的译本,这个译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对它缺乏好感——这个译本中的许多翻译明明受到了夏先生译本的启发,但“译后记”里给人一种印象,似乎这个本子是完全根据现代规范汉语重译的。

  (4)亚米契斯著,梁海涛、蔡雪萍译:《爱的教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这是第一本根据意大利版本翻译出版社的汉译本。译者似乎力图忠于原意,文字的选用比较成人化。以后出版的宣称以意大利语本为根据的译本,好像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5)亚米契斯著、王译:《爱的教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译者也宣称这是第一个根据意大利原版译出的中译本。可惜的是,它比上一译本稍迟几个月出版。这个本子比别的本子更加绘声绘色,但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其中有些是译者感悟后的加工。吃不准。
 
  (6)亚米契斯著、姚静译:《爱的教育》,南海出版社2000年版。
  不知根据什么译出,译者没有提,也没有提到前人的贡献。不好评论。

  (7)亚米契斯著、徐力源译:《爱的教育》(全译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
  根据意大利本译出,文字译得还真不赖。就是插图有些随意,竟然配着小学生满脑子sina,cosB这样的漫画。跟丰子恺的不好比。

  最近两年没有留意是否出新译本了,但一定有。我就曾见有一小学生手捧着一本拼音版的《爱的教育》读得入神。
  最后想说的是,《爱的教育》不仅仅是儿童读物,也特别适合父母和老师阅读。上教堂可以汤涤灵魂的尘埃,读《爱的教育》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8-12-1 10:50 编辑 ].

TOP

茄妈童话读后感

  感动!每篇童话里都涉及到科学或科幻,但落脚点都是人文、人性、人道。这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梁,确实比“马小跳”更有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价值。茄妈愿意让我们的孩子分享你的私人作品,再次表示感谢!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8-12-1 10:4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