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出生于一个非常闭塞的山村,童年时代完全处于放养状态。上学了,也是飞天打石,打蛇弄蛙,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即使如此,007也因为偶然的机缘,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找到了一个出口——读书,如饥似渴地看书,见什么看什么。很难想象,假使那时读物丰富,007幼小的精神家园会是多么美丽?遗憾的是,007小学里偷偷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呀!最危险的是,父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在小学读了少儿不宜的书。他们唯一欣慰的是,当别的孩子在外淘气时自己儿子却逐渐变得沉静,竟然安安稳稳躲在家里看书。对于这个代代都有读书人的“耕读之家”来说,仿佛又有了书香赓继的希望!
二、读书时代里的007(中)
“耕读之家”的真正希望,出现在007小学毕业之后。
小学毕业时,007虽然喜爱读书,但没有抱继续上学读书的希望。按照老家多年的惯例,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弟是没有资格上中学的。因此,007小学毕业之后就跟着父亲到他工作的矿山去砍柴,司机寻找谋生的岗位。
那是1978年的夏天。007和弟弟白天上山砍柴,把柴火从山上背下,堆放在父亲的宿舍门前,砍够一车,再请矿山出差的卡车捎带到家里。晚上,闲来没事,又不像今天这样有电视看。父亲便把两个儿子带到工会的一个会堂里,跟着一群青年工人学英语。这是007第一次接触洋话,觉得好玩死了。那些简单的英语问对,工人学说起来非常费劲,却又学得非常认真,大家都忍住不笑。大人们那种如饥似渴的眼神,以及对知识虔诚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007——好像这个世道变了,大家都爱学习,都在发奋学习了!
父亲也变了,每天下班都在看书。他从矿山图书馆借阅的每本书,都被007偷窥。只要父亲一出门,就偷看上几页。父亲读得快,007跟不上,又不敢跟父亲说,每每为一本书没看完就还掉了而遗憾。于是,007趁着父亲上班偷偷带着他借来的书上山。吹一会柴,看一会儿书。背柴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歇息的时候就看书。有一回,不小心把书给弄脏弄烂了,才让父亲发现我在偷看他的书。父亲没有责怪,他开始特意为儿子借比较适合小孩子看的书。那段上山砍柴的日子,就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
就在007跟着卡车押运柴火回到家里的时候,得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母亲拿出公社中学一份录取通知书给007,谢天谢地,我还有书读!直到上了大学,才知道原委,那一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一个有关教育的会议,国家的教育和其它事业一样,开始恢复正常。所以,应该感谢的不是天,不是地,而是邓小平。不管怎么样,有书读就好。这样的机会应该备加珍惜!
中学生活开始了。
语文老师姓吴,是个大麻子,还是个矮子,却是个大才子。他虽然只有中师毕业,却样样在行。他语文和音乐课上得极其精彩,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听他的课不像是来学习,而是来享受。除了给我们上课,他还指导考艺术专业的学生声乐和绘画。他会绘画,会拉风琴、手风琴,会吃长号、小号。傍晚时分,从他的窗口经过,时常可以听到他拉出优美小提琴声。学校篮球比赛,他是裁判,听说他是国家或是省二级篮球裁判……最让我们这些少年学生崇拜的是,吴老师经常发表小说和剧本。他还会编草鞋。夏天,他穿着自制的草鞋进教室,简直会把学生迷死。
吴老师对我们说过:语文好的人从来就不是语文课文学得好的人,而是博览群书的人。书读得多了,语文自然会好。
别人说这话,咱可不一定信。但吴老师这么说,我们想都没有多想就相信了。于是,同学们开始到吴老师宿舍里借书看。吴老师有一个简易大书架,摆满了书,主要都是大部头的小说。记得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演义》、《家》《春》《秋》、《子夜》……还有许多鲁迅的著作……还有许多外国小说,主要是法国小说,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笑面人》、《基督山伯爵》、《茶花女》……
第一轮借书,007动作慢,借到的是雨果的《笑面人》。这是007读的第一本外国小说。老实说,007对那本《笑面人》没有多少好感。用上十几页的篇幅描写一段心理活动,实在是让一个少年受不了。007纯粹是出于对老师的崇拜,才耐着性子把这本小说读完,然后再去借第二本,第三本……三年下来,老师书架上的书全班同学差不多都看了一遍。在那批经典书籍的哺育下,007那个班涌现出了一批文学少年。典型代表是一个以今天某些专家的标准来看算是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同学(见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extra=&page=3第113楼《从小到大都是“多动症”》)。007虽然没有这位同学的才气,但在阅读量和对看书的爱好上一点都不比他差。
回到家里,007也是手不释卷,走到哪里读到哪里,成为一只实足的书虫。这让祖母和母亲十分欣慰,时常可以听到窗外奶奶或妈妈在说弟弟妹妹:不要吵,哥哥在看书!长大以后,回首往事,弟弟妹妹开玩笑说过:大哥很狡猾,不想干农活就看书,弄得奶奶妈妈都偏爱你!

真是冤枉,007没有少看书,也没有少干活哉。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7-26 15:3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