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世俗人 于 2010-9-17 14:46 发表 
故弄玄虚?
我被你气死了,临上飞机也忍不住要说几句。
在适度的情况下,“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积极的、对后代负责任的养育观。但是,现在过头了!
第一,我们把孩子的同级同学都看成了你死我活、你下我上的竞争对手,在发动一场没有休止的“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我们忘记了孩子的同龄人也是他的玩伴、同学、朋友、战友……排他性的恶性竞争对我们的孩子不利。
第二,我们错误地把成年人的竞争转移或引入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既不能正确理解竞争,也不能在身心方面胜任残酷的竞争。过早地把孩子投入到竞争之中,对孩子绝对是一种伤害。
鉴于以上认识,我一再呼吁: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不要鼓励孩子过度竞争;要竞争就到孩子身体壮实了、心智成熟些再说,比如说,到了高中阶段似乎就比较合适。
我知道这个想法很天真。因为,这种想法必须是人人赞同,或者大部分人赞同,才能成为现实。这正是我要说的——反对在孩子中提倡排他性竞争,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公民行动。例如,我本不想抢跑的,可是有人抢跑,而且因此获利,那我也会抢跑。你抢跑一段,我比你抢得还多。扼制这种恶性循环,就要确立、营造“抢跑可耻”的观念和舆论。
这方面有许多故事,等我明天有空再一一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