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在旺旺上看到。。。

在旺旺上看到。。。

很多家长都在强调孩子们读书负担重太辛苦,自己如何心疼不忍。。。
其实,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运动锻炼也是要吃苦耐劳的,不明白家长们为什么这么担心孩子吃苦受累。
读书学习,是孩提时的一件任务,首要任务,完成它完成得好,是对一个人责任心的考量,一个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做不完的人,怕苦怕累,将来会有责任心吗?
督促孩子学习,其实是在培养他的责任心,培养他不畏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毅力。所以,家长们无须为自己的“河东狮吼”“法西斯”等等行为愧疚。
我想,贾宝玉原本生来就是要享福的,最终享到了吗?.

TOP

回复 5#爱未来 的帖子

不应该这样祝愿,而是祝愿他们将来“在任何困难面前可以勇往直前”,学习不要抱有功利性的目的,而要把读书时的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当作人生的磨练。
记得我自己中学时代,同学们相互比谁学得晚,因为是住在军队大院里,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家的窗户,都在暗自比较谁的灯关得最晚。我的父亲教育我,在非常渴睡的时候坚持学习,在实在不想起床的时候坚决爬起来,在体育运动时突破疲劳极限。。。这都是毅志力的锻炼,不管有没有什么功利上的收获,但是可以让个人有成功的喜悦。
其实100个小时并非都用来学习了,如果是小学生,里面肯定包括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活动,对吧?中学生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就很正常了,青春期,经历旺盛,为啥说少年时代好读书呢。.

TOP

回复 8#Sally妈妈 的帖子

这种事情我也做过
应该反省,咱们是在养宠物,还是在养“人”.

TOP

回复 16#阳光下的小豆豆 的帖子

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可是,玩乐也无止境,终生可玩乐,咱们谁不是这样?只怕是学无止境的少,玩无止境的多,所以,现在逼着孩子们多学苦学并不过分,将来有的是玩的时间,对吧?
咱们应该鼓励小的们,压力越大士气越高,难度越大干劲越高,挑战困难,谁赢了谁是英雄。.

TOP

我发这个帖子,是想告诉妈妈们,不要怕让孩子们受苦,人生不是轻松的过程,吃喝玩乐的轻松享受远比不上付出努力战胜困难后得到的享受和成就感来得更深远。
估计和这里的妈妈们比起来我的年龄较大,讲个故事吧:
我的大学同班女生的孩子都比我家的大好多岁,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有一个好友的儿子,聪明、能言善道,这个妈妈思想新潮,小学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做到十点钟之后,立刻停止,妈妈去和老师交涉,我们不需要做这些重复性的功课,我的孩子要愉快,我要让他快乐成长。。。好了,老妈的观念如此,孩子自然轻松无比,接下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妈妈没有警惕,认为这个儿子喜欢画画,有天分,可是又不送他去进行素描等等美术专业基础学习,因为那太枯燥,我们要快乐。再下来,初中跟不上班了,转学,要找一个适合儿子的学校。三次转学,高中勉强进了一所普通学校。。。现在正在打听有没有当兵之类的出路,这个儿子根本不听任何管教了,什么正经东西都不要学。这对夫妇,妈妈大学本科,爸爸博士毕业。
看到网友clare_gu 的留言,同意其“读书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读书不是任务,读书也不光是孩子的事情,大人也要随时提升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世间真理。可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把学习当做快乐?学习怎能比得上吃喝玩乐更快乐?
学习,肯定是苦的,学得出色的人,肯定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心血和精力。如果说学习快乐,那是指在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科目时,但是,数理化语英史地。。。都想快乐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不喜欢的科目怎么办,为了快乐,放弃吗?
很多东西,不入门的时候,学起来是非常痛苦的,只有家长和老师逼迫着孩子进门,学出成就感来,然后才能得到快乐,那就是我所说的战胜困难之后的个人成就感。
无论国内还是西方,美国一样,孩子想进私立中学,想进名牌大学,想读热门专业,必须刻苦读书,要花碧其他孩子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就像相当世界冠军,练得肯定比别人苦比别人多一样。
中国家长的特点决定着,我们再普通,也不可能像西方普通人那样,不在乎孩子将来是做货车司机、农夫、厨师。。。等等职业,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这样看待人生和职业,让每一个孩子各得其所,肯下苦读书钻研的去当律师医生教授专家,喜欢自由潇洒的去从事自己喜欢的任何职业,各尽所长,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快乐成长”,但是,毅力的培养和磨练,不管怎样都不能丢掉,这是每个家长最应尽到的责任和义务。.

TOP

回复 33#阳光下的小豆豆 的帖子

对的,这就是咱们家长的任务了,咱们要当好他们的拉拉队,鼓励、加油、帮他们放松心情、然后继续干。。。
见过赛场边上的教练和队医么,一个回合下来,按摩涂药讲笑话,给个好心情,鼓励鼓励继续上场,还要告诉他们,必须尽力,输赢可另计。.

TOP

引用:
原帖由 泡泡龙 于 2008-11-11 11:42 发表 \"\"
为什么会认为读书辛苦?
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学习了,学说话,学走路,认知这个世界,孩子是兴奋的,没有人认为他学得辛苦.
上学了,孩子开始学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更深地了解世界, 孩子觉得学习辛苦吗?
我问过孩子,他很喜 ...

世上有啊,但是少有啊!!!要是孩子们都像这样,哪里会有河东狮吼?狮吼都是在孩子好吃懒惰贪玩不负责任的时候。
能把学习当做快乐的孩子,好孩子,羡慕你!!!.

TOP

接着谈:“在旺旺上看到。。。”

读书苦不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想上学的农村孩子,起早贪黑干活,一旦坐进教室,他会觉得读书学习是天下最幸福最好玩的事;而读书,和打游戏看电视吃美食睡懒觉比起来,自然是痛苦的。一个孩子好学上进,把学习当快乐,把考试当挑战,值得庆幸,但最该庆幸的是:一个人可以凭自身的毅力和控制力抵制各种诱惑,战胜贪图享受的意念,从小就明白孰轻孰重、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的完美人格。
是的,学习好的人并非就一定责任心强,并非将来一定事业成功,但是一个人能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并希望好上加好强上加强,必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而上学念书,绝对是孩提时代体现责任心的标志性行为。我们做家长的应该灌输给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概念,再大困难也不低头的决心。
本人是理科生,有一个道理,数理化,题海战术是必要的,见识的题型越多越能提升成绩,到了大学,多做数学习题仍然必要。
碰上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是幸运的,碰上一个视学习为畏途的孩子,一定不能放任,再苦再累也是他的工作。
在这里,请不要将“学校的学习考试内容和将来的人生之用途”挂钩,而要把学校学习当成是现年龄段必须完成的工作和任务来看待,人生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应该走好。
至于快乐,套用一句张爱玲的话,是关于离异夫妇孩子的心路经历,也许并不太合适:“我可以告诉你,我小的时候并不比别的小孩子特别地不快乐,而你即使样样都顾虑到小孩的快乐,他长大的时候或许也有许多别的缘故使他不快乐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1100 于 2008-11-11 15:57 发表 \"\"
读书苦不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个想上学的农村孩子,起早贪黑干活,一旦坐进教室,他会觉得读书学习是天下最幸福最好玩的事;
是这样吗?大多数农村孩子并不觉得读书是幸福的,只是把他作为将来自己改变生活的唯 ...
怎么断章取义呢?你也知道和下地干活相比上学读书是轻松多了呀,怎么不觉得幸福呢?读书读到改变人生,不是更加幸福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怡冰妈妈 于 2008-11-11 16:52 发表 \"\"
LZ在一个帖子里说不就好了
我是菜鸟级别,怎么放到一个帖子呀,现在还能做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忙妈妈 于 2008-11-12 14:57 发表 \"\"
从现在中国中小学生大多数的现状来看,非常的不同意楼主意见。的确,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社会氛围,让所有家长重视培养孩子从小刻苦学习,读书为上。取得好成绩就是家长孩子最大的成功和快乐。这些都是事实,都是大家希 ...
我的观点的确是非常现实的,而且不仅仅是中国的现实,而是全球的现实,也许正因为我们成年人的过于现实,硬生生地将孩子们过早地带入现实。因为我们知道,将来想要太太平平地悠闲地看电视玩游戏踢足球。。。甚至坐游艇环球旅游(或者周游世界疯狂购物)。。。如果不是豪门世家子弟,而要靠自己双手打拼世界的话,年少时不用功付出,是不可能得到的。
为什么说是全球的现实呢,请不要过于相信外国的孩子怎样愉快的说法,我的不少朋友在美国生活,在东西沿海科技商贸发达的州,为了子女进入好的学校专门购买高级社区的房子,那里可见很多非常用功的白人孩子,其学习量丝毫不比我们国内的孩子轻松,甚至自己加码,小小年纪就有进入哈佛MIT等名校理想和目标。当然,还有很多外国人是不在乎职业的高低贵贱的,我说过,货车司机、农民、厨师。。。都是不错的职业选择,即使失业吃救济也不在乎。可是,有一定文化的中国人能做到吗,我们的自尊和传统注定了我们不能放任自己的孩子一辈子打零工送外卖,什么时候我们的思想能够解放到真正允许孩子们体验自由人生快乐人生,也许现实会有一定改观,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改变。
美国中部的农业州,中小学教育有很大比例是教授农牧业劳作,我有个朋友急死了,因为他没有把管理农场、当农夫作为孩子的前途来考虑。.

TOP

引用:
原帖由 宝石海欣 于 2008-11-12 21:32 发表 \"\"
lz开这么多帖子干嘛!赚真实性啊!嘿嘿
我乃一游客啊,哪来真实性。
不过讨教,真实性有何用处?邀请码是啥?非游客和游客有啥本质区别?是不是可以买优惠打折的东西,因为看到主页上有各种销售信息的,还没用过。
快告诉我啊!!!.

TOP

回复 131#tomsmun 的帖子

孩子的毅力源自家长的毅力,特别是小的时候,越小越好,一句话,家长逼得多逼得久,别心疼别手软,习惯养成了,荣誉拿到了,自然有了惯性。而且管教孩子时,全家众口一致,决不能有人在旁边泼冷水,那样也教越坏。
我们以前的钢琴老师,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克勒,她经常严肃地和我们谈起年轻时在一些大户人家教琴的经历,那些有钱人家,对孩子的规矩多,如果功课没有完成,钢琴没有练好,即使已经预订好的酒席也不带孩子去,决不心慈手软。想想我们这些现代父母,有时候根本做不到这样,咱们自己先松散了,该玩的时候就带他们去了,看时间晚了就免掉一些功课先让孩子睡觉。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和那些旧时豪门对子女的要求相比已经很松懈了。
那位老师还强调,放学回家先弹琴,因为作业无论多晚都得完成,而时间晚了练琴有可能就免了。虽说我自己不能完全做到,但是认同她说的是对的。
这只是就练琴来说,孩子无论学什么,既然学了,都应该学好,这是家长对孩子最起码的要求,很多时候,是家长先放弃。要知道,只要学,坚持学,什么都能学会学好。
当然,孩子还小,有时候讨论奥数难题这种需要动脑筋的东西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已经涣散,完全在应付,这时候就不要继续,换一个项目,可以下下棋换换脑筋,不然适得其反,纯粹浪费时间。
一二年级的孩子,家长要盯紧,学出成就来,有了好胜心,会变得自觉一些。
对不抵触学习的孩子,聪明又爱偷懒的孩子,多鼓励,但该严厉的时候一定不能心软。家长心肠软,会毁了一个孩子的聪明。

[ 本帖最后由 Jupiter 于 2008-11-13 12:0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