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玉慧她爸
(......)
发表于 2009-4-23 15:26
显示全部帖子
首先必须是好学生,第二老师有一定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氛围最重要:
这个例子算不算:
我是80年代松江二中的,当时高中一个年级一共6个班。因为二中是市重点,所以同时也要招收部分金山、青浦、奉贤、崇明的学生,每一个县大约10多个,一共大约50左右全部平均分在5班和6班,1-4班是松江本地学生。师资力量各个班差不多。
第一个结果,因为5、6班是外县招的最好的学生(名额少,分数很高的),而本县的学生分数要低一些,总的成绩1-4班不能跟5、班比。一般情况在5、6班考到30名外在1-4班也能经10名以内。
第二个结果,在高一的时候5、6班成绩差不多,结果到高二逐步5、6班也有区别了,因为5班的学习气氛更浓,同学之间的矛盾一般都是因为相互别成绩的苗头引起的,所以在最后高考的时候有25人分数达到重点大学(那时候只有重点本科、普通本科、专科之分,没有一本什么的),而6班现对少,大约15人(那年好像全校是75人进重点,全年级共有学生299人)。
我不知道在80年代初期其它市重点的情况,我认为一个班在那时有一半进重点大学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后来松江5班班主任感叹,后来再也没有遇到这样的班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