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教育还是训练?知识分子还是脑力劳动者?

教育还是训练?知识分子还是脑力劳动者?

昨天,听了复旦大学傅杰教授的一个讲座。颇有感慨。
    他借助一位西方社会学大师霍夫斯塔德关于“脑力劳动者”和“知识分子”的区分说,当你仅仅用你的知识换取生活资料时,你就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你所从事的劳动和一个体力劳动者出卖体力谋生没有什么区别。而知识分子是这样一个群体,在专业知识以内和以外还能严肃的追求真理,追求道德情操,关怀人类文化的基本价值,比如说理性,公正,和平,真善美,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和这个区分相对应的,我们在求学期间也要区分两个概念:教育(education)和训练(training)。当培养目标是知识分子,那叫教育;当目标是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那是在接受训练。对个人而言,接受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而阅读文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边听边琢磨,很是心惊肉跳。
    对照一下,中国的中小学所做的事,其实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全中国的中小学生,上着差不多的课,做着差不多的作业,受着差不多的训练。大不了,有的人接受训练自觉一些,训练的熟练程度高一些,而从心灵的丰富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而言,没有什么重大区别。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对一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人生苦短,人在训练中机械地生活,为了把自己训练成更好更值钱的脑力劳动者,而无暇或拒绝阅读,这等于在拒绝接受人类数千年来积累而成的文化,拒绝把自己有限的人生,在阅读无数精彩人生与精彩思考中无限延展的机会,这样的人生,太苍白太空虚太孤独。
    把这点听后感搁在这里,虽然不合时宜,还是忍不住。哪怕只有一个家长看到了别有会心,那也会有一个孩子有福了!
    看到热爱阅读的孩子,我总是由衷地喜悦——这个孩子,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下,一定活得更充实更丰盈更有尊严。

[ 本帖最后由 语儿妈 于 2008-10-29 09:01 编辑 ].

TOP

补充一下。
作为论语专家的傅杰教授,却反对“全民读经”,盖因功利性太强耳!
因此,这里所说的“阅读”,是“无用的”、非功利性的阅读;所说的“文学”,是真正的大师的作品。也就是说,不可能立时三刻对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对什么竞赛有奇效的。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是否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不能强求。
只是,有中国特色的在于:在读了很多年书的中国人当中,在以读书为业的学生当中,选择或暂时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仍然十分稀缺。
呜呼!.

TOP

这么多的家长有共鸣,让我小小地吃惊了一下。
谢谢!
回子玖妈妈,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哪怕他很穷,但在思想深处,是保有自己的尊严的。这是他和非知识分子的低层劳动者的不同。很多知识分子,很穷很穷,比如马克思,一生靠恩格斯资助。梵高,没有他的弟弟养活,就活不下去。至于像中国西南联大的学生和教授们,都穷到当衣当裤子的地步,谁能说他们没有尊严?在沙皇俄国时期,十二月党人和他们自愿充军的妻子,在苦寒的西伯利亚,过着完全赤贫和被侮辱损害的囚徒人生,但是,他们仍然是精神上的贵族。
即便在当今中国,亦如是。不妨看看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就知道,即使是一个挖煤的小工,只要他仍在享受阅读,他的内心也有贵族般的优越感,他并不觉得苦役生活是没有尊严的。
当然,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确实太难了,不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目标来追求。.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0-29 10:46 发表 \"\"
教育和训练,对应的是教师和教练。
现在,家长大都兼职教练,而且还很尽责
对,这才让本来有潜在的知识分子精神气质的孩子,完全逃无可逃。.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0-29 23:09 发表 \"\"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这个社会太缺乏有良知、敢于追求公平、正义的人了。
但话讲回来,落到我自己孩子,我并不希望把这作为目标来追求。我忧虑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能生存吗?
不过,如果孩子经 ...
做为妈妈,我很能理解。
但我们至少可以给孩子一些空间,在心灵中保有一块知识分子的精神飞地;或者,哪怕是让他领略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群令人肃然起敬的“傻子”在这样想,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0-29 23:04 发表 \"\"

☆☆棋子☆☆
演唱:王菲

想走出你控制的领域
却走近你安排的战局
我没有坚强的防备
也没有后路可以退
想逃离你布下的陷阱
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我没有决定输蠃的勇气
也没有逃脱的幸运
我像是一颗棋
进 ...
这歌,很恰切。我也一直喜欢的。
养心,谈何容易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0-29 23:33 发表 \"\"
家长又何尝不在棋局之中?
希望上外附中能给孩子保留一点空间。
是的,上外附中肯定不是一所完美的学校,甚至对一些家长而言,有明显的缺陷。但最大也是最难得的好处,是它给学生留下了个性化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08-10-29 23:32 发表 \"\"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有多元化的选择。孩子们要了解并懂得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追求,这点我赞成。
这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傻子“的,我们做不到全部,但可以向他们学习部分。
正合吾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8-10-29 23:15 发表 \"\"
大部分人还是首先要能自己养活自己。

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之前,大学教授的工资还是很可观的。西南联大教授之困窘,应该在于日本的入侵极大的破坏了中国的经济。这是特殊情况。
一个正常而合理的社会,不会让知识分子穷到无法养活自己。
但具体到每个人的人生,谁也无法逆料会碰到怎样的逆境。而阅读文学的唯一用处,可能正在于逆境中的精神寄托与安慰。.

TOP

引用:
原帖由 dog汪汪 于 2008-10-30 09:24 发表 \"\"
具备知识分子素养,并不是真正以知识分子为职业.当今社会中,职业是知识分子的人,很多已经丧失了知识分子素养.

希望我们培养下一代成为具备知识分子素养的人,共同构建社会和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让爱心,良心, ...
知音哪!.

TOP

引用:
原帖由 judy-mum 于 2008-10-30 09:35 发表 \"\"



说的在理.路漫漫同志尚需努力
啥也不说了,一起努力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ljj 于 2008-10-30 07:42 发表 \"\"
作脑力劳动者的好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当知识分子的坏处:远有秦始皇坑儒焚书,中间有文字狱无数,近 ...
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TOP

引用:
原帖由 jennygzl 于 2008-10-31 08:48 发表 \"\"
我在想:有了广泛的阅读就是得到了教育吗?
我认为:环境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元素。环境小可以涉及家庭环境,中则为工作环境或学校环境,大环境则指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努力的参与营造,也是我们要教 ...
想得对,阅读当然不是教育的一切,只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请参阅原话:

我们在求学期间也要区分两个概念:教育(education)和训练(training)。当培养目标是知识分子,那叫教育;当目标是成为一个脑力劳动者,那是在接受训练。对个人而言,接受教育的方式有很多,而阅读文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