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文章,有点意思
单亲妈妈
细细的专栏
有位朋友年近四十,依然不婚,却考虑是不是要生个孩子,正在物色合适的男人作种子。她已经不是不第一个吃螃蟹的女人了,所以没有什么人出来大力阻止。
另一位朋友在两年前假结婚生了个孩子,凡是遇到什么麻烦的事,比如户口啊什么的,全都能用钱摆平,不过最近孩子见到任何一位叔叔都叫爸爸,让她十分崩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有误。
单亲妈妈一直是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名词,不过随着女性经济和感情独立,不能再一概而论了。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单亲妈妈带着孩子过着相当不错的生活,而遇到的种种教育方面的问题,表面上看完整家庭的孩子不会这样,不过,他们也会有其他的问题,所以也不见得是比较困难或者比较惨淡。
外国电影中时常会有单身妈妈的身影,以前看到觉得电影嘛不过是编故事罢了。最近看到一些数据,有点让我吃惊:美国1960年单亲妈妈占全部成年女性的7%,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已经是接近25%;1960年,72%的单亲妈妈是因丧偶或遗弃被动造成,而到了2000年,这个原因只占24%,而因离婚的由24%上升到35%,不结婚而生孩子的占了41%。还有:美国每三个孩子有一个是单亲妈妈抚养;25%妇女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过去十年单亲家庭增长了60%……
不是每个单亲妈妈会遇到经济上的问题,但每个单亲妈妈和孩子都一定会遇到社会压力的问题。特别是孩子,他们不太喜欢自己的家庭跟大部同学和朋友的不一样,在年幼时的身份认知会遇到一些麻烦,造成一点童年阴影。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单亲妈妈数量不断壮大之后,比如像美国这样占成年女性的四分之一,就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
你看,比如第三者刚出现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等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时,人们就熟视无睹地接受了它。相比较而言,不结婚生个孩子那算得了什么啊。
不过呢,一个人去做两个人做的事,无论如何也会比较吃力,需要有力的经济基础,也需要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