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为什么8500不等于8500?

为什么8500不等于8500?

女儿下半年就要上小学了,我就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为了孩子能上一所好一点的学校开始四处打听起来了。时下上外附小很热门,学费也高高在上,不算每个月的所交杂费,一个学期单就学费8500米。那我就在想,按照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的论调来说,付多少钱就能受到多少教育。家长如果多出十倍的钱让孩子进上外,是不是孩子就能受到十倍于其他名牌公办小学的教育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理论与实践如此相背离、相矛盾,为什么好多的家长还是趋之若鹜的把孩子送进上外附小呢?心里疑惑啦,请大家来指教一下.

TOP

回复 2#chaochaomama 的帖子

怎么不是用金钱来衡量教育的得失,否则时下怎么会民办吃香?外教口语铺天盖地?幼儿早教如雨后春笋?哪位家长不是权衡了得与失才做的决定?.

TOP

回复 5#kennytiger 的帖子

第一我想讨论的不是钱的问题,真正很有钱的人家还不一定进上外附小呢;其二作为家长,我想能负担得起小宁进上外附小的肯定是抱着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去的,至于理想状态,天外有天,楼外有楼,恐怕是没止境的。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TOP

回复 8#tinsuka 的帖子

哪能勿要考虑学费?既然教育作为一种商品摆放到市场上,那它就有个值不值的问题,所谓额在商言商,在中国,出高于公办十倍的价钱却得不到同等的教育,这叫人怎么会平衡?同事格小宁摆了浦东一只民办里厢,小学五年级语文每趟考试全是98、97分,阿拉全奇怪,但又勿好刚啥,结果毕业考结果,小宁成绩一太糊涂,那么这种情况怎么论质价?.

TOP

回复 10#lilyxx妈 的帖子

还是侬刚了有道理。个能考虑到是对格。同意!.

TOP

回复 22#天马行空我来行 的帖子

想想到也是的,老天爷总算给了我们这种"三无产品"的家庭一条生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