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楼嗲虫妈
(还有什么没大跃进?)
发表于 2010-2-4 15:21
显示全部帖子
刚读到于丹的《庄子心得》,里面有段话,很有意义,抄录下来与楼上各位BBMM分享一下:
《庄子》中写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惠子找到庄子,说:魏王给了我一颗大葫芦籽儿,我在家就种了这么一架葫芦,结果长出一个大葫芦来,看起来很丰硕饱满,有五石之大。因为这葫芦太大了,所以它什么用都没有。我要是把它一劈两半,用它当个瓢去盛水的话,那个葫芦皮太薄,“其坚不能自举”,要是盛上水,往起一拿它就碎了。用它去盛什么东西都不行。想来想去,葫芦这个东西种了干什么用呢?不就是最后为了当容器,劈开当瓢来装点东西吗?什么都装不了了。所以惠子说,这葫芦虽然大,却大的无用,我把它打破算了。
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
大葫芦也是一样。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使呢?如果它是一个完整的大葫芦,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去浮游于大江大湖上呢?难道一个东西,必须要被加工成某种规定的产品,它才有用吗?
为什么相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价值?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这个故事的寓意和007的观点——家里有这种奇才的孩子,做父母就要有不同寻常的标准和办法去帮助自己孩子,造就他的才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楼主,你儿子也许就是故事中的大葫芦,小葫芦们适合当瓢(应试体制),大葫芦也许不适合;切莫以“能否成瓢”的眼光来看待你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