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孩子不喜欢课外书,如何引导?

我本身欣赏有思维深度的人,但是楼主的论点:思维深度+眼界开阔=人生的高度,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在精英体制下,人才上奴才下,楼主的论点是对的,但在逆精英体制中,经常是奴才上人才下。
本人从不碰娱乐杂志,抵制开心网,因此,常常有和大流格格不入的孤独。
关于教子,如果楼主认为应该要培养思维深度的话,我觉得可以因势利导。你女儿不是喜欢上网吗,网络即是垃圾场,也是黄金屋,就看楼主如何利用了。
比如最近有关于中学语文减少鲁迅作品的争论,楼主可以由此抛砖,引出鲁迅作品评论,由鲁迅引出同期民国文人,由民国文人引出民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文人风骨,由此引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再从百家争鸣到焚书坑儒,再从焚书坑儒到无为而治,再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再讲儒的演化变迁,从理学到心学,……
或者从鲁迅的善终,引出老舍的投湖,由此引发对于大师沉沦的历史反思……
或者从鲁迅和梁实秋的对骂展开……
…….

TOP

回复 59#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惭愧惭愧!女儿才两岁半,只会读“小老鼠,上灯台……”。
有一点怕引起误解,特别说明一下。我提到鲁迅,并不是说他的思想文章有多好,只不过做一个引子罢了,因为他身后可以牵扯出太多东西来,由此可以做很多延伸阅读,鲁迅是那种很能引玉的砖头。
个人对鲁迅褒贬各半,他的长处是批判精神,而他的短处也恰恰隐藏在一系列的批判中。鲁迅生逢乱世,中华饱受欺凌,而在他的文字中却看不到半点对侵略势力的怒吼,而仅仅是对当局的愤怒,鲁迅以揭露国人劣根闻名,而嘲讽的是,他身上正体现了国人最丑陋的一个劣根:窝里斗。本朝太祖那么捧鲁迅,原因也正是太祖也是窝里斗的高手。鲁迅身后盖一面“民族魂”的旗帜,我不敢苟同。
很佩服“水之形”的灼见,我也和她一样,从小开始就有阅读的习惯,不同的是,她主攻名著,我主攻中国历史文学政治军事等,她是迫于严父忠告,而我实在是太无聊,为打发45分钟课堂时间而阅读的。
中国古代感性文学的水平可谓登峰造极,个人感觉不读一些太愧对祖宗。中国的历史读到深处太黑太厚,也许在这方面肤浅一些也好,要是都遇上我这种学生,时下的历史和政治老师多数会气的脸色发青。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问的一些历史和政治问题,不知让多少老师下不了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