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della 于 2013-10-29 22:49 发表 
我们村里很多孩子,父母一窍不通,大学考的得都很好,今年村里考取复旦的那个女孩子中考的时候,推优到格致,父母说:太远了,要花很多钱,县里的中学读读就行了。那女孩暑假的时候还偷偷去格致门口拍了张自己站在门 ...
看到这个很有感触!
很多媒体也会报道农村的、山里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文中还要渲染这些孩子的家境如何贫寒,生活如何艰辛。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共通点: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独立性比较强,懂事比较早,自学能力比较突出的孩子!della提到的这个女孩子看得出也是个独立性强,很有主见的孩子,所以她即使不读名校也能考上复旦。
童年的经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性,现在很多父母,他们性格独立,动手能力强,遇到事情会主动想办法去解决,对待工作和家庭都很有责任心。这难道不是从小的经历培养出来的吗?!
性格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自主性和学习的毅力方面,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所缺乏的!
我女儿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牛娃,学习自觉,成绩好,做事认真,我发觉他身上的独立性就比我女儿强,碰到问题往往比别的小伙伴更沉着一些,而且不管做什么事都很认真,而且有责任心,正是大人口中说的那种“懂事”的孩子,更是家长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孩子!那这样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一年级班主任曾在家长会上分享过一件事:低年级的小朋友们都很粗心大意,忘带课本、作业的事时有发生,有一次这个牛娃(当时表现还不突出)忘带数学课本,以前发生过两次,他妈妈都给他送来了,但这次打电话再让妈妈送,妈妈却拒绝了他。因为这件事,小男孩在课堂上哭了。但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忘记带课本。
这是一个很浅显但意义却很深远的道理: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犯了错不能依赖别人替自己解决。
反观我女儿,直到现在还在丢三落四忘带课本,每次打了电话爷爷奶奶就给送去学校,有时候甚至忘带作业本和试卷回家,要等到我下班回家再送她回学校拿。
这是我们教育上的失误,恐怕也是造成她学习问题的原因之一。所以我现在尽量让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哪怕做慢一点也没关系,学习上的问题,有时候也是性格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