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来看看这个老师的教育方法!气愤...

也许她从小就是这样被骂大的,据说上海某中学的某某数学老师在课堂骂学生的语录都发表在黑龙江的报纸上了。
我记得小时侯的一位老师,因其爱骂学生“草包”,也被小朋友私下里尊称为“草包老师”。
啥样素质都能当老师,真是误人子弟!她能这样肆无忌惮,是不是大部分家长给惯的  。
我觉得如果是我也会找她沟通的,不说她也不会少骂;孩子就是因此多受了委屈,但他长大了再看这件事,也会为有你这样有勇气和尊严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我们是不是给教育局提议:老师对学生不能进行精神摧残,否则下岗。.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与千寻 于 2009-6-5 11:49 发表 \"\"

是的,这是我想说但又不敢说的,老师的态度,真正原因在哪儿?不知多少人和我讲了.

我只得非常惭愧的说,我的EQ太差,我做不出来,我找不到机会,我觉得好象在做贼~~~
听说了,鄙夷但又无奈。
送了会更看不起她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9-6-5 12:45 发表 \"\"
类似的事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我只能说我见怪不怪了,怎么说呢,我们当然应该呼吁老师们更有爱心,但现在的情况是,更多的人把“老师”只看成一份职业,认为家长对“爱心”的要求太过分了。

遇上好老师我们当成幸 ...
职业也是有职业标准的也不能乱来啊!不符合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就应该下岗!
人家并没有要求老师对孩子有爱心,老师已经损害了孩子的尊严,学习不好就可以没有尊严吗?
我们大人要麻木,孩子皮要够厚,就适应社会了!太消极了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9-6-5 13:24 发表 \"\"

你的想法我很同意,但问题是,你能让几个类似的老师“下岗”?我也非常支持你抗争到底,直到把不合格的老师统统赶出教师队伍,给家长和学生一个安心、纯净的学校环境,请务必在革命成功后上来告知我们大家,热切盼 ...
你觉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的可以息事宁人吗?
既然你的经验多,你觉得老师会怎样报复呢?.

TOP

回复 81#m宝贝 的帖子

教育界里的潜规则
但老师也是一个人,只不过被过分邪恶化了。

你说的学校政治见怪不怪,幼儿园里也会上演的。
也不要以为你顺从了,她会可怜你!
她是好人,就不会这样.
她是好人吗?
人人都不怕好人.
但人人都怕小人,
小人可以轻而易举搞定一个人,但家长团结起来,她就不敢了.
之前说的去吵,去闹什么的,我们不会,也学不来.这就是斗争?

我们在关注别人的孩子时,实际上想到事件中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更不会无聊的看别人的笑话..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9-6-5 19:21 发表 \"\"

所谓的“皮厚”,其实也就是宠辱不惊的一种自嘲的说法。老师得罪孩子?没明白说的啥……貌似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孩子最直接的顶头上司,只有你怕得罪老师的,哪有老师怕得罪你的?除非你的“后台”让她怕。家长跟老 ...
简单汇总一下:
教育问题的形成源于客户和商家的关系严重不对等:
1.资源紧缺产业: 中国好的师资资源和好的医疗资源一样紧缺,而普通人对这两种资源的需求恰恰是时间迫切、追求完美,这就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2.结果后验产业:教育和医疗都是结果后验型,就是你先付钱,结果以后才看的见。现在所谓的体验课就是那个"旅游和移民"的笑话。
3.个体差异产业:每个客户的个体差异大,对商家的责任心要求极高,无法批量复制。
4.特殊垄断产业:教育和医疗一样,当前不仅是局部垄断行业(总体上各个学校是独立的,但每个区的重点资源形成了局部垄断)而且强烈需要道德约束,也就是投鼠忌器型,有“人质”。

解决方法探讨(国家教育发展的问题不在讨论范围内)
问题1、2涉及的选择商家前的问题,个人解决方法是类似的
1)多挣钱、找关系,选更好的资源——堆“钱”用”权“解决问题
2)选择的时候睁大眼睛,考虑好。旦购买该产品,要求退货也不容易。负面影响大——明确购买产品的后果,实在忍受不了也要考虑退货。
3)既然是时间迫切型,就不要搞什么世纪宝宝了。——千万别凑热闹
问题3、4是选择商家后面临的问题
4)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说穿了,就是两种利益的斗争。可惜的是,教育产业是客户极端分散型的,很难形成同盟。难也要做,同班家长要多联系,了解客观事实,避免个体化问题片面化,同时家长要理性。但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孩子至少处于大多数人的状态,家长们容易形成一致建议。已经对学校和老师满意的家长就不要参与了,估计也不看帖子;极端不满意的参考建议2)或者进入大多数人的团体。——家长局部同盟
5)比较有勇气的家长参考黑人女裁缝罗萨·帕克斯的案例,当然问题远远达不到案例的程度。处于保护自己和成功率的考虑,大多数家长也不愿意这么做,个人也建议是慎重采取。但只要是理性正当的方式,针对确实是不合理的事情,其它家长应该为这种精神鼓掌,事情不辨不明,国内案例“火车餐饮发票”、“最牛搬迁户”。——先锋战士,但注意避免成为先烈

4)5)谈的是解决大多数家长的普遍问题,对于个体化家长的问题,除了参考1)2)3)外,一旦购买,也可以考虑以下的建议

6)和整个学校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和班主任达成共识相对还是有可能的。既然销售人员可以搞定关键客户,反之也可能。但要投入时间和资金(比1)的成本低),还要有情商,千万不要抱着“顾客至上”,你给我解决问题的想法。更多是由于我这个客户的个体差异化大,“给您添麻烦了”,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IQ、EQ、IC一起上
7)降低自身的需求规格和心态,尽量和其它客户保持一致。这样也容易进入4)所说的同盟。——摇着牙硬挺,谁要咱没有其它办法了呢


旅游和移民  
一人死后上了天堂,他觉得在天堂里太单调,便请求天使让他去地狱看看。天使答应了。
到了地狱,他对魔鬼说:“我决定在这里过一夜。”魔鬼同意了,并派了个美女招待他。第二天,这人回到天堂。
过了不久,他又请天使准许他去地狱。一切都和上一次一样,他容光焕发地回到了天堂。又过了一阵子,他向天使说他要去地狱永久居住,说完,不理天使的劝告,坚决离开了天堂。
到了地狱,这人告诉魔鬼他是来定居的。魔鬼请他进去,可这次接待他的是一个蓬头散发、满脸皱纹的老太太。
“以前接待我的美女哪去了?”
“朋友,旅游跟移民不是一回事!”

黑人女裁缝罗萨·帕克斯:见“那个不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女裁缝去了”,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 ... 0-27/013@002000.htm

1955年12月1日的黄昏时分,对于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42岁的黑人女裁缝罗萨·帕克斯来说,问题不仅仅在于那是一个极为疲惫的工作日,更在于她不得不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中部找到一个座位坐下来,因为前排多数空座位上都写着“白人专用”。

  熟悉美国现代史的人们都知道,后来这辆车满员了,在上来一位中年白人的时候,司机开始向车厢里的黑人吼叫,除了这位罗萨·帕克斯女士,其余的黑人都站起来了,罗萨只是简单地说“不”。根据当时的种族隔离法,如果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司机随后叫来警察将其逮捕。这促成了美国黑人长达一年的艰苦斗争,最终获取了胜利,直到前天,罗萨·帕克斯去世之前她的名字仍然成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标志性符号。

  “民权运动之母”罗萨·帕克斯后来在《斗争中的姐妹———民权和黑人权利运动中的美籍非裔妇女》一书中不无自豪地回忆说,事实上,自己认得这个司机。她清楚地记得,12年前,她因为在上车后没有及时站到后面去,正是同一个司机把她赶下了车。“我知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警察或许会粗暴对待我,我会被逮捕,实际上如果我让自己想太多将要发生的事情,我可能就会下车了,但是我选择了留下。”1年之后,罗萨被宣判无罪,回家时她坐在公共汽车的第一排。

  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我不得不承认罗萨·帕克斯是勇敢的,不但因为她的举动掀开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序幕,更因为她自己知道,就在她拒绝起身让座的100天之前,密西西比州的一个黑人少年蒂尔由于向白人老板娘吹口哨而遭到杀害,他的尸体被悲恸欲绝的母亲在芝加哥的一家大教堂公开陈列了三天。而在之后的审判中,罗萨·帕克斯赢得了黑人最广泛的支持,黑人们选择步行、搭便车、骑自行车甚至骑驴,但就是不坐公车。她的最有力支持者名叫马丁·路德·金。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种族歧视的问题实际上与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今天,尽管约翰逊早已签署《民权法案》,马丁·路德·金也成为了英雄,美国还有许多人在为了黑人的权利而奋斗。尤其在南部的各州中,这种现象还多少存在。

  只不过如果今天还有司机站出来吼叫,他也不代表多数人。民权运动到今天的成果,就是把种族歧视者从多数派变成了少数派。罗萨·帕克斯们为此耗尽了一生。

  但是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在整个美国政治的汽车上,每一个乘客都应当是自由而平等的,无论他是总统、将军还是黑色皮肤的裁缝。

  今天的民权运动发展,社会的平等不但体现在对于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甚至不同信仰者的公平机会上,更体现在对于不同群体权利的公平保护上。这种保护从关怀生命开始,继而关怀自然人的所有合法权利。只有从自由的乘客中,才能够焕发真正的正义。

  罗萨·帕克斯去世了,因此人们才又想起了这个不让座的故事。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该不该讲给“让座即美德”的孩子们听,但我想他们应该知道那位名叫罗萨·帕克斯的老奶奶曾经说过:“人们总是说我不给白人让座是因为我太累了,太老了。我不累,我也不老,我才42岁。我惟一感到厌倦的是屈服。”

    □周庆安(北京学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9-6-6 21:58 发表 \"\"

我也曾经为类似的事情困扰,后来有位很有经验的过来人跟我说,不要去计较老师的“不公平”以及老师的缺点,这也是为了自己孩子好。老师只是凡人,不要当她圣人。凡人就意味着她和其他路人一样也会犯错,跟她纠结么 ...
需要看看是什么事情,什么程度,一味的原谅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出了大的差错,你也把她当作凡人,一笑了之吗?
可以提高医生、教师的收入水平,但有几点需要明确。
1.明码标价,物有所值,讲究公正透明。
2.既然拿了高收入,就要求高水平,凡人的收入也应该是凡人的。
3.即使收入一般,也要有职业道德和基本的职业素养。水平低不是错,是人就可能出错,只不过水平高的人差错率低,但水平低的人也不能犯低级错误,特别是基本的教育常识和道德底线,难不成价格低就应该出劣质有毒奶粉、初从业的医生就可以犯几个小错?

下面供参考:
成年人不经意说出的话,有时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偶尔以玩笑形式说出的生硬的话都会让孩子埋下自我怀疑的祸根。无论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他们对于批评要比大多数成年人意识到的更加敏感。时常数落孩子,不仅导致她们怀疑自己,而且她们会因为觉得辜负了父母而感到羞愧和内疚。如果女孩子没能让他人满意,她就会认为自己令人失望,最终,她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受人嫌弃的窝囊废,尽管她可能将这种情绪深藏不露。
孩子感到羞愧,是非常危险的,这会导致她们追求完美主义及拥有完美的身体,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时,羞愧感甚至会驱使她不惜进行自我伤害。.

TOP

太令人沉痛了!


我们该怎样帮助我们的孩子!



惊恐:遭老师责骂之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 12:37  信息时报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主任及网瘾治疗中心督导,白云心理研究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擅长家庭婚姻问题尤其对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和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

  一个小男孩在他上三年纪的时候,被老师叫去训话。在办公室,语文老师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抖着他的作业本怒目圆瞪大声训斥,“你这也叫字?整个的一群乌龟在爬!你还真厉害,能把字写得这么丑!”惊慌失措的小男孩在老师们面前低着头,拼命拉着衣角强忍着泪水。从那以后,小男孩开始抗拒写字。他不敢写,后来渐渐地发展到完全写不了。看到本子心里就发慌,拿着笔手就发抖。

  当他到我这里来求助的时候,他已经是20岁的小伙子了,手里拿着东西还是会不自觉的发抖。他说,拿着东西就心里发虚脑袋发胀,手就不听使唤了。也许那一刻的伤害已经不那么令他深刻,但潜意识的恐惧依然伴随着。可想而知,小时候老师的那一次训斥带来的心理阴影对他的伤害和影响有多严重!

  老师要为学生排忧解难,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如果一个老师都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排解压力,他又如何有能力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矛盾多元化、压力激增,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其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跟其中小学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某些人在中小学期间遭遇的困惑、压抑的情绪、产生的心理矛盾,也许在当时并没有表露出来。大学以后随着人际关系的复杂,学业就业的压力增加,往往很容易诱发诸如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选择了自杀。

  然而,在社会各方强烈呼吁打破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瓶颈,提高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化水平时候,现实突出的问题是,在国内,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的,有教材,但并没有采用;有教师,但并不专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人才和资源极度匮乏。而且现在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不但是学生,就连教师群体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因此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人才,开设专业心理课程和把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刻不容缓、缺一不可。.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9-6-8 11:23 发表 \"\"

你说的是该不该的问题,没有人否则应该如何。

我说的是碰到不该发生的事之后,笑对人生的处事方式。

碰到了不该发生的事,追究到底是一种途径,但更重要的不是自我的心理调节么?否则也不会老是有那么多跳楼 ...
你说的极是,碰到这样的事情,调节自己是最好的保护方法。表面是相安无事了,实际上并未从根本解决问题。

遇到这种事情生气也很正常。因为我们心中还幻想着美好,我们希望我们的最爱的人生存的环境不是这样的.

人这一辈子看你怎么活......

人人自保只能助纣为虐,下一个受害者也许就是你,到那时你也还自我调节!.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斐1015 于 2009-6-8 14:06 发表 \"\"

古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没准30年后昔日讲台上耀武扬威的老师给台下学生打工也是有这个可能的(老师也会下岗失业,去学生开的公司里去应聘职位维持生计)
是的!

希望教育环境总有一天会改善的,只可怜了我们现在还要上学的孩子.


田四的帖子看了   


卢湾女孩的帖子看了


窒息


难怪孩子一来到这世界就是号啕大哭.......

TOP

据说明年是个"教改"年,
http://www.shmec.gov.cn/web/hdpt/wszqyj_detail.php?subject_id=157
大家可以去发表一下自己的建议..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