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du.dzwww.com/abroad/lxsd/200703/t20070313_2048189.htm
2007-03-13 14:52: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自由散漫”,除了这几个字,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更准确地形容对北欧大学的第一印象。北欧的大学是什么都不管的。来不来学校,来不来上课,写不写作业,毕不毕业,都是你自己的事。当然最后能不能毕业就看你这几年的记录了。毕不了业到时间就自动开除了。
回到几年前我刚来芬兰的时候:
到上课的时间,教室里陆陆续续进来各种肤色的人。这节课是世界经济。老师进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女人,这是我们的年级主任。她点了点头,介绍了她自己的名字,然后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纸,写着这门课的概要、目标、课程进度和需要做的项目。然后开始让大家自由组合,3到5个人一组。我一看,研究题目是贸易国际化和本土化。接下来,老师宣布没有老师授课了,大家可以开始合作,最后几次上课的时候用商业演讲的方式报告我们的研究,最后交上完全符合调查研究格式的研究报告。
这是北欧课堂的典型一幕。老师布置完题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大家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选出一个负责人,一起商量如何学习相关知识,分配任务后各自负责不同的知识板块的编写。然后每次上课的时候一起讨论,课后一起继续完成。学期最后结束的时候,所有的小组轮流展示和演讲各组研究的成果,台下的同学和老师会在演讲后向演讲小组的人提问。然后,老师给评分,这门课就结束了。在评论的时候,老师不会指出哪里不对,而是偶尔问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让你思考。有时候,中国同学会很疑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好,其实老师是在鼓励学生打破成规,开拓思维。
课堂上布置的题目有时候很大,就算是专业人士也需要花不少时间。比如说我做的一些题:联系社会上最有名的某位名人,制定采访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采访结论报告;采访某个公司,研究他们的物流系统,给出自己的结论,建议,需提交公司负责人评语,并提交20页报告;联系某跨国大公司,给他们做某一个产品市场方面的调查研究,最后写出报告,并提交在该公司获得的评语;预测波罗的海经济发展方向;联系一家公司,给他们做一个符合美学标准的网站等等。
这些题目要是放在国内,怎么可能仅仅是几节课就能解决的呢?而且联系名人采访,联系公司老总等,还要提很多问题,容易吗?可是这里的学生都练就了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拿我来说,很多以前我认为做不到的事最后都做成了。比如直接打电话给该国财政部长,邀请部长给国内来访的培训班成员做演讲;采访某著名音乐人;与跨国集团老总成为朋友;设计某公司新产品的上市方案;作为中国人参加某国国王的婚礼等等。
学校都是由同学们自己进行管理的。学生联盟推举出学生会联盟主席,他们自行解决经费,自行举行活动。整个学校就像一个自治的公司一样运行。学生的校服也由学生会外出拉赞助,找设计公司来完成。学生的日常活动,也是学生自己组织管理的。所有的学习计划需要自己制定,自己来执行;遇到的困难也要自己来想办法解决,至于采用什么具体方法,都随自己。当然,辅导员老师会给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建议。但老师不是学习的主体,仅仅起了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这样学习出来的大学学生很多没毕业就有了自己的公司,很多人找到了工作。公司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特长在哪里,很是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