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悠优
(读书、生活、新知)
发表于 2015-8-8 17:49
只看此人
你没必要为他人活着,更没资格叫别人为你存在
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描写来自人群的恶意。比如严歌苓有一个短篇叫《耗子》,写到在一群漂亮、活泼的文工团女兵里面,有个女兵叫黄小玫,有不少小毛病,邋遢又虚荣,还爱撒谎,种种原因使黄小玫成为女兵集体轻侮的对象。甚至连黄小玫自己,也成为她们的帮凶,每次面对其他女兵的捉弄,她便又赖皮又轻贱地笑个不停。她急于与别人结盟,所以倍加配合地把自己变成取笑对象。
黄小玫有个悲剧下场,她最后疯了。实际生活中,少有冲突这么激烈的悲剧,但很多集体,都会天然地汰选出一两个被排挤的人物,她们没有黄小玫那么明显的毛病,她们甚至完全没做错什么,只是因为笨拙、内向,甚至只是出现的时机不对,便成为集体恶意的倾斜对象。
绿妖的小说集《少女哪咤》有一篇《寻人启事》,就写到两个被集体排挤的人:李小路和赵海鹏。赵海鹏是因为结巴,李小路呢?
“我试图混进人群,但我惊人的笨拙成为所有女生的笑柄。我跳皮筋、踢毽子都不行……我额头好像有一行隐形大字,写着‘请来欺负我’。从小学到初中,我总是轻而易举地成为班里最可笑、最笨蛋、最没有朋友的人。不光因为我戴眼镜,我是二饼。时至今日我仍没弄明白,但现在我知道人是有恶意的,这恶意总要去向一个地方,像水往低处流,我就是人群中的洼地。赵海鹏身上也有那行字。”
是的,李小路比黄小玫更无辜,也更常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就遇过不止一个的李小路,或者说,我怀疑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李小路,在这种可能性发生之前,我得加倍小心。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因为是新来的,她的一切被挑剔的眼光放大,包括她带着某乡特有的语音和用词习惯。人们传说她因为父母离异而转到我们学校,传说她因为妈妈不要她了所以她长了满头的虱子。我们害怕被传染虱子,其实是害怕被传染她的孤立。所以我们参与这些传说,在交头接耳中爆发出同盟者的欢笑。
那时候上体育课,经常需要两人配合,做一些仰卧起坐之类的活动。一般来讲,都是由队伍相邻的两人一组。所以,站在这名插班生旁边的那名女生,一到需要合作的时候,就会各种找借口,有时不舒服了,有时想休息了,如果不得不勉强完成动作,也一副不情不愿的态度,担心过于合作了,会跟这名插班生一起,成为被嘲笑的对象。
幸运的是,我们体育课排的队伍经常调整,不幸的是,有一次,排在这名插班女生旁边的人,是我。
那节课是二人三足的比赛,我多么喜欢这个比赛,可是我要和这名插班生搭档,与这名传说中满头虱子、谁靠近她谁就会被嘲笑的女生搭档。以前经常有人会换搭档,比如要好的朋友私下互换,但是我知道,没有人会跟我换的。
沮丧的心情让我磨蹭,磨蹭,我的搭档没有催促我,似乎知道这磨蹭的意思。最终,我们的各自一只脚还是被绑到一起,跌跌撞撞向前冲,结果我们竟还赢了。
阿弥陀佛,我没有受牵连被孤立。但故事没完,后来,我在课间收到这个插班女生的小纸条,那时候女孩子之间流行传递小纸条以表示友谊,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具体内容也不重要,不外是想成为朋友的意思。我忙不迭地、不屑地、把那纸条扔了。我把这当成一个笑话告诉了我别的朋友,于是她更加成为笑柄。
谁都可以自诩善良,事实上,人性的势利,我不止一次在自己身上感到。而且,我也可以肯定,很多人都会像我那样。人们需要抱团,因为集体才安全。排挤同一个人,可以使一个小集体更有向心力。是的,我们也许不会主动去伤害一个弱者,但是以强者的意愿为圭臬、向强者示好,却是本能。
上面的故事发生在小学快毕业那一年,当时我们还算是孩子。但孩子的世界像浓缩的成人圈子,事实上,直到上大学时、甚至参加工作的初期,我都看到过类似的情况,可以说,哪里都有黄小玫,哪里都有李小路,哪里都有插班生,即使本来没有,也会被创造出来。
现在,因为没有任何集体生活的缘故,便忘了这些事了。但是那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标题叫《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实话说,在这篇文章中,我又看到了那种似曾相识的集体的恶意。
在某公司,一个叫SUNNY的人刚从毛衣组调过来,她向这群新同事不断示好,吃饭时帮忙订团购,说到周末聚会也主动插嘴,但是她往往热脸贴了冷屁股,大家会因此中断话题,还觉得她莫名其妙。她在别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评论,但是她们组的同事从没有人回复她,甚至于旅游时分房间,与她分到一组的人要求重分,这风声传到SUNNY耳里,她只好找个借口不参加了。
对这样明显的集体恶意,文章的作者竟全无谴责之意,反而借文中有一个叫“王爷”的同事,说明了SUNNY不值得同情:“可怜吗?她是把社交友谊看得太廉价了,哪能吃吃喝喝,随便搭搭话就和别人成为朋友呢?虽说感情的事,要付出才有回应,但是付出之前如果连对象都不看,那就是自讨苦吃。”
看之心寒。SUNNY完全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急于融入集体,以至没眼色,她忍受不了孤独是一种软弱,但忍不了孤独就要被恶意对待吗?一个人再不可爱,再不识趣,她的付出也应该被礼貌地对待,而不是集体排挤之,更不是对这种排挤理直气壮。再说,SUNNY再不可爱,也不是根本的原因,她之所以被恶意对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在集体中,她是弱的那一方。
所以果然,这个SUNNY后来在这个组呆不下去,想办法外调,并很快地成为主心骨,当她作为海外事所代表回来的时候,以前那些同事,突然都拥上去问东问西,好像迎接归国友人一样了。仍然是这个“王爷”,提出了她的见解,也就是说“朋友不可强求,没有朋友时要耐住孤独静候”之类。
第一,我看不出这样的集体抱团,如何能称得上“朋友”。第二,我也看不出为什么这些同事的恶意,可以成为一种“天然合理”,可以被振振有词地复述。这种“弱者就应该被鄙视”的心态,被很多鸡汤文热捧,令人觉得心寒。
在刚刚过去的七月,有一大波年轻人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群陌生人的新同事。不知道在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一些SUNNY。而还有另一大波更年轻的人,则在即将来临的九月,到一所新的校园去,与陌生的同龄人度过朝夕相处的四年。这些即将处于各种小集体的年轻人,也有可能遇到以上我叙述的那些事。如果要利用一下“过来人”的身份,我能想得到的是:永远保持自省,尽量争取强大。保持自省,是尽可能对自己的恶意有所觉察。而争取强大,是因为,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轻易鄙视和轻慢他人,鄙视和轻慢都是暴戾之气,是对主流的取悦。真正的强大是自由,既不需要集体给你安全感,也不害怕孑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