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多头并进,让数学学习“提速”

也想参与。怎么总不见人能联系到潘老师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lucheng987 于 2007-11-15 10:44 发表 \"\"
同感  ,出现这样的神奇的老师,也想让预初的女儿领教一下,增加她的自信性。.

TOP

同感,顶一下,期待中....

TOP

潘老师真能开班就好了!.

TOP

想参加想参加潘老师的培训班.

TOP

这年头好老师真的不多,能遇到真的是运气。希望我家豪仔能接受潘老师的指点。 .

TOP

女儿一直对数学没有自信,我们也想接受潘老师的指导,哪儿有班?.

TOP

哪儿有班?.

TOP

如果有消息,请与我联系,谢谢..

TOP

同样,如果有消息,不要忘记我,也请与我联系,谢谢!!!.

TOP

还有我,正在发愁找数学老师呢.

TOP

虽然现在还太小,轮不到上课,这里顶一下,希望ww上的好东西能够传承,年年有开班,早晚轮到我们啦.

TOP

报名!别忘通知我.

TOP

我也要报名.

TOP

有没有高手联系老师啊?.

TOP

眼睛也不眨地关注……我们孩初一也行吗?.

TOP

报名报名!我也想学习!有消息记得通知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lwlw 于 2007-11-14 09:58 发表 \"\"
上面有位家长提的很好,有谁联系得到开个寒假班,我们报名参加
加上我家的懒儿子.

TOP

顶一下,如有寒假班,也想报名参加 .

TOP

我家小猪也参加,预初的.

TOP

如果有消息,请与我联系,我在迫切的等待,谢谢!.

TOP

这么好的老师,偶家也要报名参加,有消息,请联系我.谢谢.

TOP

如果有消息,不要忘记我,请与我联系,谢谢!!!.

TOP

呼唤楼主.

TOP

都这样神奇,和张政老师的教育方法有区别吗?.

TOP

如果有消息,不要忘记我,请与我联系,谢谢!!!!.

TOP

顶一下,如有寒假班,也想报名参加.我家也是小猪,预初的..

TOP

如果有寒假班,也想报名参加.我们是预初的.谢谢!.

TOP

我们也是预初小猪,也想得到这么好的老师教,有消息也通知一下,谢谢!.

TOP

想参加.

TOP

我们也报上一个名,寒假班一定要叫上我门.

TOP

我也想参加.

TOP

引用:
原帖由 猪康妈 于 2007-12-13 12:59 发表 \"\"
如果有寒假班,也想报名参加.我们是预初的.谢谢!
楼主,我们也是预初的,也想报名参加寒假班,短信联系..

TOP

在网上找到的潘碚老师联系方式,不知道是否正确,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基础部

数学教研组 办电65137090,宅电65220294。热心的BBMM可以试试。
有消息请来这里通知一下。.

TOP

哪位联系上了可要来说一下啊!谢谢了.

TOP

请问何时办寒假班.

TOP

我们也是预初,也想参加寒假班. .

TOP

回复 87#成成mm 的帖子

有人联系到了吗?.

TOP

  最近,在虹口区唐山中学召开了"神速数学课题研讨会"。去年10月,"神速数学"创始人、同济大学高级讲师潘碚、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李景祥在唐山中学开始进行"神速数学"的课题试验。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对部分初二学生每周授课两课时,共70余课时,不仅学完了初三教学的全部内容(初三数学的内容需200多课时),还对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全面整理、复习。在今年6月19日,用初三的中考数学试卷,对初二学生进行测试,平均分为103分,略高于虹口区初三数学中考平均分。课题试验取得了成功。
  
  李景祥强调:“神速数学”课题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力争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明年,课题组将在初一年级进行试点,尝试用150课时学完初二、初三400多课时的内容,学年结束时与初三年级一决高下。明年的中考数学该如何准备?我们从“神速数学法”中选取一些初三数学高效学法,供大家参考。
  初三数学共有5章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4个“同时进行”:1、5章内容同时进行。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一章接着一章学;2、上初三的内容和复习初一、初二的内容同时进行;3、上了一段时间后,基本训练与综合训练同时进行;4、在学习某一章内容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同时进行。下面具体谈谈怎样学习初三数学的5章内容。
  初三数学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此章不应作为新课来学习,而应该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自学这一章。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比较难的内容:解无理方程。先学习含有一个根号的无理方程的解法:512+x姨-x=18。在两边平方前先整理方程,把含根号的项放到等号的左边,把不含根号的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在没有牢固掌握此类题型的解法前,不要轻易学习第二种类型的无理方程的解法。第二种类型的无理方程是含两个根号
  的无理方程:x+8姨-5x+20姨=2。这种类型的无理方程需要对方程两边两次平方,在第一次平方前要检查一下两个根号是否放在等号的两边,第二次两边平方前,要仿照前面第一种类型的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第二章
  相似形
  有甲、乙两个三角形,甲三角形有大、中、小三个角,长、中、短三条边,乙三角形也有大、中、小三个角,长、中、短三条边。如果大角等于大角,中角等于中角,那么小角必定等于小角。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称为相似三角形。如果长边与长边的比值等于中边与中边的比值,并等于小边与小边的比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就好像把一个小三角形的三边放大成为大三角形的三边,学生可以仿照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初三数学第三章锐角三角比和解直角三角形
  与解方程的概念作比较,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解直角三角形有三种类型:(1)两锐角和为90°(小学已学过);(2)边边关系: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初二下学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1,可以看出,在
  Rt△ABC中,∠C=90°,a、b、c三边确定后,∠A与∠B就确定了。讨论能否通过边的长度的比值来确定角。引入正弦的概念,其他三种三角比暂时不讲,要待正弦的概念完全掌握后,再逐步引出其它三种三角比。这里强调引出的速度要慢,且是逐步引出。这四种三角比就是解直角三角形的第三种类型,即(3)边角关系。
  初三数学第四章
  统计初步
  我们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师傅徒弟各加工10个圆铁片零件,规定半径在29.5厘米-30.5厘米的范围内为一等品,28.5厘米以内和31.5厘米以外属废品。师傅加工的10个零件都是一等品,平均数为29.9厘米,而徒弟加工的10个零件半径为24、25、26、27、28、32、33、34、35、36,10个零件全部是废品。但平均数却是30厘米,属一等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经过讨论,同学们会发现24厘米与36厘米分别与标准尺寸30厘米比较,可以看出24-30=-6,36-30=6,-6与6抵消,为防止抵消,从而推出方差的概念。
  初三数学第五章
  圆开始学习本章时,直观地画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与圆无公共点称为直线和圆相离,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称为直线和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称为直线和圆相交。同样,画出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分别为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圆的切线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逐步学习圆的切线的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千万不要一起学习这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切线是两个圆的公共的切线,分内公切线与外公切线。在掌握了以上的内容后,看一道题目:两圆外离,半径分别为3、2,圆心距13,求两圆的外公切线与内公切线的长度。这道题目通过推平行线,构成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

TOP

潘碚:上海数学学会理事、航空工业学校(现为同济高职学院)高级讲师老,“神速数学”学习法创始人。潘碚老师长期致力于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过去连续4年,他任教的学生在三校生高考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不少学生还取得了满分。

潘老师的“神奇数学”学习法的核心是“全面铺开,多头并进”。现在离今年的中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对于目前基础比较差的初三学生,如果用“神速数学学习法”指导数学中考复习的话,能获得明显的提高。

以下两点做法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用“全面铺开法”复习基础知识不要按原来所学章节的顺序复习基础知识,而是用“全面铺开,多头并进”的方法,把初中数学各章节的所有知识点的最浅的部分全部展开出来,在以后的复习中,沿着原来的知识点,逐渐增加内容以达到“降低坡度”和“不断重复”的目的,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在以后的复习中,按下面的顺序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二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一次方程、一个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无理方程与分式方程,简单的高次方程的解法。……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同时,通过复习常量与变量两个概念,引出生活中的四个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在以后的复习中逐步加深难度,复习这些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首先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参照解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求直角三角形的未知元素的过程称为解直角三角形。然后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三种类型:(1)角角关系:两锐角和为直角;(2)边边关系: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3)边角关系:先复习四个边角关系中的一个,如正切。

(二)用“多头并进”的方法复习“解答题”

并不是要在基础知识部分掌握得非常熟练的情况下才开始复习“解答题”,在复习“解答题”的同时,继续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就是“基础知识”与“解答题”同时并进的方法。“解答题”部分要采用“多头并进”的复习方法。笔者曾经编写了一本“中考数学最后几题考什么?”该书在分析1949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卷中的“解答题”的基础上,把“解答题”分成三大类,七小类。也是采用“多头并进”的方法复习七小类“解答题”。在看该书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解答题”,甚至难度较大的综合题重复出现的现象较普遍,其中有一道综合题,在十年中考了十一次(某年两个省考这道题,上海也考过这道题)。因为各省市的考题都由各省市最有经验的教师命题的,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如果学生能较顺利地阅读这本中的例题,并会做这本书中的部分习题的话,他就能举一反三,就具有较强的解综合题的能力,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OP

听说,杨浦区有位很“狂妄”的数学老师,竟然敢夸海口,说只需花32个课时,就能让初二的学生一下子学完整个初三的数学,最后还能将一份120分的中考数学卷独立完成,并获得90分以上的分数……这个老师就是市数学会理事、上海航空工业学校高级讲师潘碚。

        抱着有些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和一群家里刚好有初二孩子的朋友决定,找到潘老师,借暑假的机会,对他的“神速数学学习法”作一个考察和检验。

        结果总共花了11个晚上,到最后考试那天,潘老师为表示公正,坚持让家长背着他准备一套考题(那次我们准备的是去年上海市的中考数学卷)。结果,6个孩子果然大部分都在100分以上。

        潘老师用的“神奇”方法是“全面铺开,多头并进”。说起来还真让人有些吃惊:开课第一天,仅用了一个晚上,潘老师不仅将整个初三的课程作了一个粗略的介绍,甚至还提纲挈领地复习了初一、初二的课程。按潘老师的话说,过去传统教育法让孩子从认识一片片“树叶”入手,而现在他一下子将整棵“大树”的树干都展现给学生,以后再顺着树干逐步地、详细地了解每片树叶,这样的好处是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坡度”,并能从更大的程度上启发学生自学的潜能,自然最大的好处还在于神奇地提了速!

        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一章,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而他只用几句话通过“全度形”引入“相似形”的概念;又在复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角角关系”和“边边关系”后引入“边角关系”,提出了正切的定义……整棵大树的“树干”就是这样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潘老师在他执教的学校早已创下了多次成功的纪录:连续4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在三校生高考中都取得了领先的优秀成绩,去年,同济大学共招收120名本科生和100名师资班本科生,航空工业学校就分别考取了23名和11名,最近两年的数学成绩还都出现满分。

        说到提速,潘老师认为不能在考试制度没改变的情况下,空让孩子们去“减负”,而科学地“提速”才是真正的“减负”。

        《新民晚报》2002年11月3日.

TOP

数学,如何应对最后两道题?
日期:2007-06-11 作者:潘碚 来源:新民晚报

近十年来,上海市中考数学的最后两道综合题的题型,除个别题目外,基本趋于稳定。这两道题的内容是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的:(一)通过几何图形写函数式(或代数式);(二)直角坐标系下的代数问题或几何问题。而在这些考题中主要体现了探索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解答有几何图形的结论型探索性试题,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用几何工具(尺、量角器)度量、判题结论,化探索性试题为传统性试题。例如2002年最后一题的第(1)小题:用尺量过以后得到PQ=PB的结论,然后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PQ=PB。
   
    (二)通过计算来肯定或否定某些结论。2002年最后一题第(3)小题,则是通过计算来确定,使△P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位置。如果在计算过程中,方程无解,说明△PCQ不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如遇到代数方面的结论型探索性试题,一般通过计算的方法对结论作出肯定或否定。
   
    2000年最后一题的第(1)小题:当点P在弧AB上运动时,线段GO、GP、GH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有,请指出该线段并求出其长度。对于这个问题,既可以通过“用尺量”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凡在动态情况下,用几何工具度量时,一定要使动点在两个不同位置时量出的结果相同,才能得出结论。
   
    分论讨论的思想在近年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例如2000年最后一题的第(3)小题:如果△PGH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的长。根据分类讨论的思想,应该分三种情况讨论。但因为题目要求求出PH的长度,所以GH=GP的情况就不必讨论了。再如2002年最后第二题的第(2)小题,当△BRT与△AOC相似时,求点R的坐标。因为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还如2002年最后一题,上面已经介绍了,这是一道探索性试题。另外,它还是一道分类讨论题。第(3)小题:当点P在线段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设AC的中点为O,则点P在AO上滑动和点P在OC上滑动得到的等腰三角形是不同的,所以要分类讨论。2003年最后第二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B,与Y轴交于点C,但是题目不明确开口方向,所以解这道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2004年最后第二题:题目要求求出当圆O与圆A相切时,△AOC的面积。由于没有告诉两圆是内切还是外切,所以要分类讨论。
   
    用几何工具帮助我们探索结论的题目又称为度量型探索性试题,上面介绍的2000年最后一题就属于度量型探索性试题。另外2001年最后第二题,2003年最后一题都是度量型探索性试题。
   
    2004年最后一题:由于第(2)小题的结论不明确,第(3)小题的结论不知道,在验证完第(1)小题的结论后,要模仿第(1)小题的解答过程来完成第(2)、第(3)小题的解答,所以又称为模仿性探索性试题。
   
    近十年来考过的探索性试题有:结论型探索性试题、模仿型探索性试题,度量型探索性试题,分类型探索性试题。
   
    在复习综合题时,千万不要忘记基本内容的复习。基本内容复习得好,就为解答综合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就是这个道理。基本内容复习得好,就会具备解答综合题的能力。越是接近中考,越要把复习基本内容和解答综合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同济大学航空学院高级讲师  潘碚
   
    (作者为上海市第九届数学理事会理事、全国中职数学教材组和全国高职数学课程组成员。曾著《中考数学最后几题考什么?》和《中考失分1000个为什么?》等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yfmm 于 2007-12-16 00:48 发表 \"\"
在网上找到的潘碚老师联系方式,不知道是否正确,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基础部

数学教研组 办电65137090,宅电65220294。热心的BBMM可以试试。
有消息请来这里通知一下。
电话好象是错的.

TOP

有消息了吗?.

TOP

我们是初一年级,有开班的话,麻烦一定通知一下 .

TOP

顶几下,这么好的老师怎么到现在还不出现??.

TOP

引用:
原帖由 yfmm 于 2007-12-17 17:05 发表 \"\"
听说,杨浦区有位很“狂妄”的数学老师,竟然敢夸海口,说只需花32个课时,就能让初二的学生一下子学完整个初三的数学,最后还能将一份120分的中考数学卷独立完成,并获得90分以上的分数……这个老师就是市数学会理事 ...
yfmm 能否提供这个老师的联系方式? 这么多家长在这里殷切期盼,抓狂中!.

TOP

在徐汇有点就好了,我要参加..

TOP

关注ing.

TOP

预初的,关注中。有消息通知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