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孩子成长中该防止的四个过度

孩子成长中该防止的四个过度

过度施爱、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过度教育。

全文请看家校互动内的学生博客:http://blog.smmail.cn/blog/user?chenzk623.

TOP

.

TOP

过度施爱

  德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会使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施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百依百顺,这样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并且有逆反心理,认为父母的爱是很廉价的,是当然的。亲子之爱应当是双向的,父母在施爱的同时,也应让孩子懂得回报。孩子对过爱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父母便很可能转而运用“巴掌教育”,在这里强权与溺爱是可以并存的。强权与溺爱,虽然各走极端,但却是殊途同归,都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过度保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都退化了。



过度干涉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他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他成长的第一步。孩子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过度教育

  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不是“灌”,这样才不致抹煞儿童的个性差异,或阻碍他们创造性的发展。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许多孩子一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现在我们要开发的应是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硬塞”给知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tina-天宁妈妈 于 2007-11-27 13:47 发表 \"\"
过度干涉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他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他成长的第一步。孩子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不是更严重嘛?学校和老师限制这样限制那样,个人感觉比家长干涉的还要严重。.

TOP

拍手的同时,也是要呼吁社会在如何保持孩子的个性的前提下发展社会有用的共性上多动脑筋。.

TOP

谢谢各位的支持

.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07-11-27 14:07 发表 \"\"

这种情况在学校里不是更严重嘛?学校和老师限制这样限制那样,个人感觉比家长干涉的还要严重。
同意.

TOP

同意.

TOP

有理,好好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tina-天宁妈妈 于 2007-11-27 13:47 发表 \"\"
过度教育

  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特点,是“教”而不是“塞”,不是“灌”,这样才不致抹煞儿童的个性差异,或阻碍他们创造性的发展。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许多孩子一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现在我们要开发的应是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硬塞”给知识。
我们现在的教课书就是“塞”和“灌”,每天大量的内容表面上都学会已经不容易了,要彻底消化基本不可能。这并不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造成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