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猜单词
NEW!
注册
登录
帮助
旺旺网
»
教育杂谈
» 不暴力 有效处罚孩子10法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起提问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有
2
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不暴力 有效处罚孩子10法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1楼
chem000
chem000
(好麻烦啊,要一个个改) 发表于 2011-8-18 10:42
只看此人
不暴力 有效处罚孩子10法
不暴力 有效处罚孩子10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宝宝正确、健康的成长。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 “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我们的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六个围着一个,搞得我们的教育基本是5+2=0!但是,惩罚并不是打孩子屁股那么简单,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才最有效、孩子最易接受?
1、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孩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可以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都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就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孩子随意哭闹多半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2、不当众处罚:给孩子留下尊严
一旦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家长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但如果当时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就不能当场发作,而要在事后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会更有效。
父母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父母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
3、计时隔离:让孩子自己反思
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瞎胡闹,或者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或其它独立的空间,让他独自呆上几分钟。几分钟后,父母再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现在的孩子常常都是家里几个大人随时陪伴和保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孩子对此是非常敏感的。
这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可以缓解大人和孩子的紧张气氛,使孩子能够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4、事先告知惩罚后果:让孩子心中有底
每次6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之前,依依的妈妈都会告诉她,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她的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娱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她的妈妈认为这是因为依依知道妈妈肯定会说到做到。
理论上讲,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将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5、失去某些特别待遇
3岁的乐乐非常喜欢看书,他的妈妈说,如果午睡前或者晚上睡觉前把故事书拿走,这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了。他妈妈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一到,她就把乐乐喜欢看和想让妈妈讲的那几本书堆放在一起,告诉乐乐:“如果你按时刷完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他的妈妈就拿走一本书。
对于那些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这种处罚方式仅限于1天,而不是1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1天的处罚是让孩子每天都约束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和同伴打架呢,还是选择和睦相处。处罚时间不宜过长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父母在几天过后就心慈手软了,这就会危害到处罚方式的有效性了。
6、事不过三,讲定规则说到做到
如果想让孩子事先认识到一个重大的必须承担的后果,比如得不到他最喜欢的玩具,失去他的最爱,那么“事不过三”处罚方式的效果就会更好。每次孩子调皮捣蛋了,不必说教,只要告诉他:“我们都不该打人。这是第一次!”,然后明确警告孩子重大的后果是什么。当他下一次又打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这是第二次!”,第三次打人的时候,告诉他:“这是第三次!”,然后马上实施预先警告的那个处罚。
也有人尝试过对于3到6岁的孩子有效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画3个笑脸,然后把它贴在墙上显眼的地方或者其它孩子能够经常看见的地方。当孩子有了一次不好的行为,就在一个笑脸上画个‘X’,并且在下面写明他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笑脸上都画了叉,那么孩子就会失去他的一个最爱。一些父母尝试这种做法后,惊奇地发现在笑脸上画叉,对孩子来说效果太强大了。
7、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激励正面行为
宁宁的妈妈一直对3岁的宁宁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且每次都有成效。每天早上,宁宁的妈妈都会提醒宁宁,在家里玩最重要的规矩就是:一不能打小猫,二不能在沙发上乱蹦乱跳。如果宁宁一天都没有违反这个规矩,那么他就得到一个奖励:多看一个动画片,或者今天多讲一个故事。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使他有一种不能得到奖励的压力,他就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无论父母选择哪种奖励方法,都必须确保奖励的物品适宜孩子的年龄,而且能够足够吸引孩子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奖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表扬他的好的行为。
8、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一起制定并遵守规则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以使他明白好的行为会有奖励的含义,那么他也就会懂得自己要为不好的行为支付罚金。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接受金钱的奖惩方法了。孩子们非常渴望能够用自己的钱去买玩具,所以这种方法也很有效果。
父母可以张贴一张表格,说明各种不良行为的罚金各有多少。比如,不收拾玩具罚金为一枚一角硬币,和同伴打架罚金为两枚一角硬币。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说脏话了,就让他上缴罚金,放在一个预先准备的罚金储存罐里。
9、追加一些家务活:同时锻炼生活能力
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他不喜欢的家务活,就选择服从于父母的规矩,表现得很合作。6岁的小青就属于这一类的孩子。每次他一有不好的行为,他的妈妈就会要求他:“过来,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或者让他负责拿簸箕,一起扫地。
当然,给孩子加的家务活要与他造成的后果相联系比较好,别让孩子认为家务本身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他以前没有做过的家务,当作对他不良行为的一种惩罚。例如事先准备好一列家务清单,罗列出3~4个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务活——扫地或者把玩具分类收拾好等等,那么孩子就能预先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将会招致哪种后果。
10、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它事情上
有时候,父母把孩子带走,离开当时的处境,反而能够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旦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就喜欢针对问题喋喋不休地说教。与其这样,还不如带他出去走走,换个环境。走一段时间过后,再告诉他:“我很爱你,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打人。”
有的人或许会产生疑问:这明明没有任何惩罚呀?确实没有任何惩罚,因为父母用各种方式管教孩子的最终目的是给孩子的过激行为降降温,使他不要再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所以,一些低调的缓和方式有时也可以试用,也许就足以达到你们期望的效果呢。
惩罚很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糟糕的是,惩罚很多时候还会强化宝宝的不良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试图尝试一种新的管教方式,即便它一开始并不见效,也要坚持2个月看看效果。总是变换不同的方式,其结果是使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坚持反抗到底,父母最终会认输,放弃惩罚他了。
http://baby11.taobao.com
.
金币
6162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5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2楼
aiandai
aiandai
(......) 发表于 2011-9-4 20:38
只看此人
[.
金币
9974 枚
违规
0 次
活跃度
6 0%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
高中(和初升高择校)
秀逗宝宝
上海话
幼儿园(和择幼儿园)
小学(和择校学)
康健园
会计天地
初中(和小升初择校)
历史
市民与社会
自由市场
留学
移民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
广告设置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