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还是旺旺爸的理解——催饮——比较合理。照一般的军事常识,战斗之前军人是不能酗酒滴,所以大家讨论的这首边塞诗描述的应该是暂无战事时部队在移动中的行酒作乐。不过,这里的“催饮”似乎不是催促大家快点喝,而有劝酒(劝大家痛饮尽欢)之意。
至于是谁在弹奏琵琶劝战士们痛饮美酒,尽可以想象。诗楼里的美女想象的是美女在弹奏,诚如是,那么这支部队一定至少有一辆几匹马拉动的大蓬车,载着一支军乐队。这可太奢侈了,也太危险了。所以,007宁愿相信,那时的军中有许多才子,除了会作诗,还会弹琴。琵琶并不是美女的专利,唐朝的诗人也会这一手,类似80年代大学男生几乎人人会弹几下吉它!
另外,007也赞同旺旺爸所引述,这首边塞诗非但不悲凉,反而相当地豪迈!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16 22:33 发表
……
对了,还有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帮小朋友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整天嚷嚷着要参军,要到边关去建功立业。连好友之间的惜别都非同凡响:“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纵然是怒火中烧,那也是战士的愤怒,侠客的情怀。就算是有悲叹,有泪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却是悲而不伤,仍觉轻快,虽有叹息,不失轻盈,更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他们也作多情儿女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小朋友们连离愁都愁得明媚亮丽,带着希望。即便是喝醉了,也不颓废,甚至醉得壮怀激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那是多么豪迈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1-15 17:2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