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399#龙宝娘 的帖子

呵呵,侬还要结棍,特种图片阿把侬寻得着额.

TOP

了解了很多上海历史
勾起了很多童年回忆:棒冰、冰砖、蛋形巧克力。。。
谢谢各位!
强烈建议斑竹加精!.

TOP

回复 402#加油! 的帖子

谢谢.

TOP

回复 400#小美女妈 的帖子

怕我们小美女晚上饿了,特意给你加餐的。请笑纳!.

TOP

回复 402#加油! 的帖子

我们会做得更好!.

TOP

几十年前防暑降温和记忆中的酸梅汤

几十年前防暑降温和记忆中的酸梅汤
虽然已过盛夏,街头还常常是酷热难当。那日走进一家新开的长发西饼店买面包,无意间看到两加仑桶浓缩酸梅汁,摆放在玻璃柜台的一角。  

于是想起传统地道的酸梅汤,自己已经许多年不吃了。它有过的辉煌风光年代,也只存在于当今中老年人的记忆里。那酸溜溜、甜蜜蜜,入口凉爽、香味悠长的酸梅汤又见证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那个时候,一般消夏的饮品便是自制的蓬蒿茶、酸梅汤以及4分钱一块的棒冰,只有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孩子们,才会享用到上海的柠檬汽水、外表涂有巧克力的紫雪糕,乃至光明牌冰砖和用从观前街稻香村买回来的正宗浓缩酸梅汁加冰冻水冲兑而成的冰冻酸梅汤。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可以算作酸梅汤消费最后的鼎盛时代。当时企事业单位夏令防暑,还不兴发放现钱,通常是直接发放冷饮物品给相关人员。有一种便于储藏分发的塑料袋装,形状类似于感冒颗粒冲剂或者袋装古巴砂糖的酸梅汤干粉产品,便在巨大的集团购买需求下应运而生。每到夏季,父母总会将这样的工人“福利”带回来让全家老小分享。不过这种工业化产品的口味却实在是难于和姑苏老字号的“酸梅原汁”相提并论。  

在我这个60年代的“兔子”,参加工作后,还亲历过单位里防暑降温吃酸梅汤的盛大场面。那是一个坐落在苏州繁华的中心——观前街的一条叫做承德里的横巷里的机关大院内。其时的机关办公室还没有空调,降温全靠每间一只***扇,三伏天尽管那电扇已开足马力,但阵阵热风下,即使坐着办公,打打算盘,记记手册,人们依旧是汗流浃背。这个时候,每个人内心期待的最过瘾的降温方式,便是畅饮冰冻酸梅汤了。  

总是每天上午十点来钟的光景,负责后勤的人,便会用黄鱼车将食堂里装茶水的搪瓷保温桶,运到事先联系好的店家,灌装冰冻酸梅汤,然后运回来,摆放在食堂的门口。待到那人回头朝着一溜排开着的办公室招呼吃冷饮时,就是一天里机关中最闹猛、最活泼的时候了,各间办公室内的热心者,早已提着倒空了的热水瓶跑了出来。象在老虎灶排队打开水一样,秩序井然地灌酸梅汤。  

接下来各个办公室里的场景通常是一样的,大家纷纷泡茶似地,将热水瓶里的酸梅汤往自己平时喝茶的茶杯里到,然后,仿佛没有喉咙一般地往肚子里倒,那个过瘾的爽快淋漓呀,不用说出口,早已清清楚楚写在了大家的脸上。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年,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单位的防暑冷饮,也逐渐改为价格更高的雪糕和冰砖了。再过了一些年,办公室里普及了空调,大家整天工作在适宜的环境里,夏天吃冷饮的故事,渐渐淡出了机关。至于价廉物美的酸梅汤,在饮料、冷饮品种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今天,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恍若隔世了。倒是在供应西式牛排的时尚餐馆里,还有一种制作与口味迥异于传统特色的酸梅汤,作为开胃助消化的饮品,让年轻的消费者们像喝咖啡一样地品味着。  

凭心而论,我并不觉得那符合现代健康观念,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和良好口感的酸梅汤,真的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地步。它的遭遇冷落,只是没有跟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发展需要而已。倘若哪个聪明的商家,将加仑桶装的酸梅汤浓缩汁,稀释成可以直接饮用的饮料,并配以便于携带、冷藏的塑料瓶装或易拉罐包装,那么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人自己的“可口可乐”必将重新流行于世。.

TOP

《棒冰吃伐,雪糕棒冰》

《棒冰吃伐,雪糕棒冰》

    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常在弄堂里见到与自己年纪和个头差不多高的孩子,他们肩背木箱,手中的小木块有节奏地击打着木箱,大声叫卖;或者手提一个大口瓶。当时还有点羡慕;觉得他们吃冷饮不要太方便呵。殊不知,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记事的时候,小人都上学去了,卖棒冰的都是大人,他们骑着脚踏车,手撩到身后敲木箱,这有特殊节奏的叩响本身就是卖棒冰的LOGO,而“卖棒冰的”似乎吆喝得并不结棍。至于大口保温瓶,以我的职业敏感好象是和急诊去血站“拿血”有关。)

    那时的上海,夏日里千家万户防暑降温几乎就靠两个法宝:一是靠电风扇,从外部降温;二是靠吃冷饮,在内部降温。外部的降温似乎问题不大,上海自1916年就有了生产华生牌电风扇的工厂,没有电扇也不怕,人手都有一把芭蕉扇。(不怕也是讲讲的,热起来到底难过的噢,困觉的辰光草席上一滩水印,象人卧姿的剪影。)但是,上海自己生产的第一台电冰箱则是在1978年。所以,绝大多数上海人吃冷饮是不能自力更生的,要靠厂家商店的牌头。

    冷饮中最便宜的是棒冰,四分钱一根。紫雪糕就翻了二倍,每根要八分钱。雪糕实际上并未拥有浪漫的紫色,而是咖啡色的,只不过包装纸的图案是紫荧荧的。一根雪糕要是再在外头裹了一层巧克力,那就成了一角二分一根的大雪糕。因为搞大了,所以支撑大雪糕的那根棍,不是见棱见角的,而是宽而平扁的。还有手巧的人,把棒冰和大雪糕的棒头做成了小笼子。(这倒是的,突然间想起来老早棒冰的棒头不是木片是竹签,雪糕的木片用来搭小房子,棒冰的竹签用来玩“挑挑棒”游戏。)

    中档的冷饮是冰砖,分为小、中、大三种。小冰砖有简装的,一角九分一块,在简装外再套个纸包装,就要加一分钱,变成二角一块。四角一块的中冰砖,也可以买半块;最有意思的是这半块冰砖的切法,不是直竖的一分为二,而是对角切。对角切的一半是最公平的,这巳被看作反映上海人精明又高明的一个经典细节。(中砖直切横切都见过,对角切倒是今天第一次听说。)再说大冰砖,基本有两个中砖相加的大小,价钱记得是七角二分一块。中冰砖和大冰砖还有双色和三色的,颜色离不开白色、咖啡色和粉红。

    从小到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的冷饮牌子主要是这么两个:一个是益民食品一厂生产的光明牌,LOGO是个放射光芒的火炬;另一个牌子是金鸡,LOGO就是只昂首挺胸的公鸡,出品人是泰康食品厂。这两家食品厂在上海滩是历史长名气响。就说火炬放光明的益民食品一厂,前身是美国人A.P.HENNINGSEN在1911年开办的海宁洋行;它曾经垄断了上海的冷饮市场,强中之强就是美女牌棒冰。(据传,现在国产冰砖里“光明”仍是NO.1,“白熊牌”是它今天的“强中之强”,比国产同类冰砖要贵一倍,今年慕名买来吃了,口感确实别致,虽说是目前国内唯一以鲜奶代替自来水制作,但配料表中还是纯净水成份。)

    当然,上海人在冷饮上也显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就有刨冰和冰霜横空出世。刨冰就是在盛着赤豆或者是绿豆的杯子里,装上机器刨细碎的冰屑,圆锥状的冰屑装进杯子,高出杯口一寸多。吃的时候;相似挖地雷那样,小心翼翼地把冰屑的下面掏空,让高出来的冰屑忽地沉入杯中。与刨冰相比,冰霜就要上个小小的档次了。不但是有味有色,而且冷饮的品质更细腻。那时候,石门路山海关路有家店是做得最有名气的,母亲就带着保温瓶去买回来。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还去吃过,现在连店也没有了。(哈哈,夜自修结束、未结束从新华医院溜出去,跑到鞍山饭店去吃刨冰,是阿拉每个人都有的“苦难经历”,饭店里厢热煞、人介多,有辰光位子也抢不到,立在那里吃,饭店里当所有的客人都是贼,所有的塑料杯子和调羹上都剪了个锋利的三角缺口,不晓得有人划破嘴巴伐,反正我是常常汤汁没舀进嘴巴里,反浇到衣裳上……).

TOP



[ 本帖最后由 加油! 于 2010-4-3 23: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3:05 发表 \"\"
《棒冰吃伐,雪糕棒冰》

    小时候,一到夏天,就常在弄堂里见到与自己年纪和个头差不多高的孩子,他们肩背木箱,手中的小木块有节奏地击打着木箱,大声叫卖;或者手提一个大口瓶。当时还有点羡慕;觉得他们吃冷 ...
看得我馋死了!
那时的棒冰,雪糕,刨冰,冰霜超好吃!现在好像没味道了!但是我看到几个字还是很向往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4-3 23:02 发表 \"\"
几十年前防暑降温和记忆中的酸梅汤
虽然已过盛夏,街头还常常是酷热难当。那日走进一家新开的长发西饼店买面包,无意间看到两加仑桶浓缩酸梅汁,摆放在玻璃柜台的一角。  

于是想起传统地道的酸梅汤,自己已经许 ...
我刚上班的时候,94年,单位在789月还会供应冰霜,畅吃的,吃得我爽死了 现在估计没有了!.

TOP

回复 410#shgood10 的帖子

桔子冰霜。装在保温桶中,盛载着儿时数不尽的快乐,即使是马上就要融化的雪泥,也能带来无限的满足。.

TOP

回复 1#龙宝娘 的帖子

你真是个有心人,旺旺网上看到了好多你的帖子,精神可佳!  献花了.

TOP

先撒花,再细细品味.

TOP

回复 390#fendihuang76 的帖子

开始讲吃的啦,灵的呀.

TOP

回复 414#荦荦妈妈 的帖子

现在想到哪里贴到哪里,是否有些乱了?.

TOP

回复 415#fendihuang76 的帖子

不乱不乱,看到吃的,精神来了,看了特别认真呢.

TOP

回复 407#龙宝娘 的帖子

小时候的刨冰真的一大杯呀
现在四川路飞龙生煎里还有这样的,不过是用一次性杯子做的,尺寸小特交关,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TOP

是的,上面一片白雪似的冰屑,下面是酥软,甜津津的赤豆,想起来就畅快。.

TOP

龙宝娘,非常感谢你贴了这么多图,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的风土人情!.

TOP

记得大世界附近有家刨冰专卖店,很多人站在马路上吃,每回走过,或电车开过,就有一种甜甜的刨冰味传出,非常的诱人。.

TOP

回复 420#晶珠玛米 的帖子

大众剧场对面,金陵路和淮海路相接处,小时候一直去吃的,尤其是大众剧场绍兴戏散场时生意更好。.

TOP

回复 419#wangvivian妈妈 的帖子

.

TOP

回复 421#龙宝娘 的帖子

对哦,就在八仙桥附近的。
喜欢LZ的帖子,感同身受。.

TOP

回复 423#晶珠玛米 的帖子

.

TOP

回复 410#shgood10 的帖子

是的,那时这也是单位的“福利”了。70,80年代很多工厂的一线工人每人每天有一瓶到二瓶盐汽水的,家里的孩子每天就等这好东西回家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4-4 20:37 发表 \"\"
先撒花,再细细品味
亲爱的,vivien帖子一别日久,别来无恙?.

TOP

上海货和“老三件”

上海货和“老三件”


    70年代,上海货,以品质、款式享誉全国,上海货,就是品牌。     那时候物资匮乏,而上海,作为我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它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如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还有其他所有的日常用品,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外观也很精美。上海货是一块“金字招牌”,钻石牌、宝石花牌手表,永久牌、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蜜蜂牌、标准牌、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无不是过去那个时代的骄傲。那个时候,国货就是指上海货,上海货走遍大江南北。     外地人只要到上海出差,总会买回一些家里用得上的东西,或者自己去不了,有朋友同事到上海出差,就会托人家帮忙,买回一两件自己需要的用品。     当年“带东西”的风气很盛,什么东西都是上海货好,你要这,他要那。出差一趟上海好似跑一回“单帮”。乘船的几乎没有一个人是空着双手的,不是手拎的、肩背的,便是肩挑的。回到家里还顾不上休息,你一包、他一包的要赶快去送。     一位当时曾在供销社工作、1937年出生的肖汉木老人说:     上海并不产烟叶,但有香烟之极品“中华”、“熊猫”;上海并不牧羊,可全国的毛衣毛料又以上海为最。老人告诉记者,那时的“上海牌”、“上海货”,成为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财富的象征,而名牌荟萃也曾是上海的辉煌和骄傲。还有上海的服装、麦乳精、奶糖、的确良、丝袜、白球鞋,都是时尚生活的标志。那时能戴块手表,比现在有钻戒的人还得意。肖汉木当时就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很长的一段时间,戴的时候唯恐别人不知道,经常故意捋高袖管来炫耀。     肖汉木老人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他有一个用旧了的印有“上海”字样的黑色手提包,给了在农村的表弟。表弟当时的神情是两眼放光,做庄稼的表弟有事无事便提着手提包四处招摇:“看到吗?上海的!表兄给我的。”就算把提包用破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表弟总爱用那个包装些种子等小玩意儿。     更多的市民有排队购买上海货的经历。71岁的程细香老人介绍,那时市区的“东方红五金交电”商店是她的最爱。老人兴奋得直摇头:“家里有了一张供应票,我就要去‘东方红’排队买东西。买过收音机、自行车,都是上海货。”     1974年,张艳英和丈夫选择到上海旅行结婚。夫妻俩的结婚用品都是专门跑到上海去采购的。“那个年代男女恋人结婚前,有条件的都要去上海采购,或干脆叫旅行结婚,弄得民政局结婚登记处设在上海一样。”住了一个多星期,用光了所有的钱,张艳英夫妇带回了大包小包的上海货。

上海产的奶糖是孩子们最钟情的食品,上海的的确良、灯心绒,都是女孩子眼里朝思暮想的高档货。到了80年代中期,纺织品又有了许多款式: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薄形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真丝软缎被面……
    计划经济凭的是计划供应,什么商品你没有一张领导签了字的或单位盖了章的条子,你是买不到上海货的。上海的香皂、毛巾、麦乳精,这些现在不起眼的东西,在那时绝对算宝贝。     全国人民都对上海货推崇有加:质量好、款式新、价格合理,几乎没有假货,上海货真正是金字招牌。确切地说,对“上海货”的钟爱,源于上海货的款式新颖,经久耐用,前卫时尚,更源于一种岁月的情结。     70年代,聘礼或嫁妆俗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既是为新人开始婚后新生活准备的生活用品,也是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所以有这“三件”的婚礼才“体面”。     后来这三件被概括为“三转”,有些女方要求加上“一响”,即收音机。有的家里买不起缝纫机的,甚至要先借一台缝纫机来结婚。“三转一响”形成了当时公认的结婚必备品。     70年代末期,结婚组成家庭的物质条件,表现为:36条腿和“三转一响”。     一个家庭有36条腿当然不是指有18口人,更不是说必须拥有一个家庭动物园,而是当时女性要求未来的新家必须有足够的家具。至于具体品种好像各地都不一样,有些地方把立在墙角的三脚架也算在内,一直没闹明白另一件腿数也为奇数的家具是什么。     按当时的生活条件,结婚时能备齐“老三件”已经高兴得不得了,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会买钻石牌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和五羊牌缝纫机,这就是当时的品牌货。那时候谁要是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无异于现在开着私家车,总会让人艳羡不已。     1979年1月到4月,全国半导体收音机销售额比1978年增长了34.9%,由长期积压变成畅销。     新郎俞志民和新娘孔绥红于1978年12月20日结婚,不妨看看他们当时的嫁妆:     订婚的时候,还有100元订婚聘金,媒人再把结婚的日期定下,结婚聘金也是100元。     接新娘子的前一天,男方根据女方的要求准备好“三杠”,即一杠酒(一坛老酒)、一杠粽子(按女方亲戚的户数)、一杠猪肉(基本上是半头猪),先期送到女方家里,以便在第二天的喜宴中用。     舅妈送了一幅被面,表姐送了一个暖水瓶……绥红一一记下,以备将来还礼。在当时,上了10元可都是重礼,是自家至亲好友才舍得送的。     娘家嫁妆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男方聘礼的多少。依当时的“行价”,男方出的聘礼是100元的现金,外加几十斤的被棉、十几丈的布票,或几坛老酒。可娘家至少得嫁上一套圆件(木制的脚盆、马桶等)、床、八仙桌、椅子、凳子、面盆架、丁香柜、平面柜、箱子等木器,六条以上的新被,还有一些瓷器、锡器、新衣服等。为了在场面上好看些,女方的父母会千方百计地为出嫁的女儿挣面子,于是就有了一句戏谑的话:“养囡养强盗”。     嫁妆除了床是用手拉车装的,其他的都是壮汉用肩膀挑的挑、扛的扛。新娘子坐的是自行车(路近的就走路,当时用自行车接新娘子是最时尚了),“驾驶员”就是自行车车主。当时的农村,一个村子要借6辆自行车都很困难,俞志民向外村借了3辆自行车。接新娘子的自行车最好是名牌的“永久”、“凤凰”,就像现在要用“宝马”和“奔驰”一样。.

TOP

回复 425#龙宝娘 的帖子

是额是额,现在还能回想起那个味道呢.

TOP

回复 427#龙宝娘 的帖子

侬嘎晚还了奋斗啊,太辛苦了,阿拉评侬“劳动模范”

.

TOP

上海牌,宝石花手表

上海牌手表,宝石花手表.

附件

2009_11_8_44430_10244430.jpg (50.73 KB)

2010-4-5 12:46

2009_11_8_44430_10244430.jpg

2009_11_8_44432_10244432.jpg (68.69 KB)

2010-4-5 12:46

2009_11_8_44432_10244432.jpg

09080446580013.jpg (7.73 KB)

2010-4-5 12:46

09080446580013.jpg

HF00007308.jpg (31.13 KB)

2010-4-5 12:46

HF00007308.jpg

TOP

蝴蝶牌缝纫机

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缝纫机主要产地,约占全国累计总产量的50%,占中国缝纫机总出口量的80%。其中,“蝴蝶”、“蜜蜂”、“飞人”等成为最畅销的品牌。
尤为著名的是上海协昌出产的蝴蝶牌缝纫机。这家始于1912年的中国最早的缝纫机厂,在新中国成立后,以质量优良稳定、外形美观新颖而成为中国第一名牌缝纫机。同时,又因单位成本比全国行业平均值低25%,因此销量一直位居全国前茅。1974年,协昌缝纫机厂的年产值达到8198万元,上交利润2648万元。因上缴利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厂家,协昌被国家定为行业龙头企业。.

附件

1250235710008.jpg (14.85 KB)

2010-4-5 12:55

1250235710008.jpg

1250235710008.jpg (14.85 KB)

2010-4-5 12:55

1250235710008.jpg

TOP

红灯牌收音机

红灯牌收音机----在当时可是奢侈品啊.

附件

1250236054848.jpg (22.08 KB)

2010-4-5 13:03

1250236054848.jpg

1250236056158.jpg (22.71 KB)

2010-4-5 13:03

1250236056158.jpg

1250236044161.jpg (14.3 KB)

2010-4-5 13:03

1250236044161.jpg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3-30 20:25 发表 \"\"
有一种空间,它低调、奢华,骨子里透露出浓浓的文人趣味。有一种气质,它自由、开放,处处显露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这就是老上海的精神,在怀旧风盛行的今天,它被定义成一种风格,代表了经典与复古。
我不按顺序写或 ...
这是老上海社交派对吗?明明是好莱坞影片剧照嘛.

TOP

回复 433#翰儿妈 的帖子

TOP

回复 426#龙宝娘 的帖子

与你一样呀,有爱就有阳光.

TOP

回复 435#vivianda 的帖子

.

TOP

回复 434#小美女妈 的帖子

.

TOP

凤凰,永久牌自行车

那时候的私家车.

附件

1250240634451.jpg (21.17 KB)

2010-4-5 20:43

1250240634451.jpg

1250241158755.jpg (19.34 KB)

2010-4-5 20:43

1250241158755.jpg

1250241145232.jpg (36.48 KB)

2010-4-5 20:43

1250241145232.jpg

TOP

三五牌台钟

那时候有这样一台三五牌钟安放在五斗橱上,会令居室弹眼落睛.

附件

20081206_9ce2721e23eb44338b42bk5JBdPo9AYk.jpg (17.25 KB)

2010-4-5 20:48

20081206_9ce2721e23eb44338b42bk5JBdPo9AYk.jpg

TOP

海鸥牌照相机

这也是当时上海著名的轻工产品,拥有它绝对比如今拥有数码相机还要荣耀.

附件

1250243131095.jpg (6.85 KB)

2010-4-5 20:51

1250243131095.jpg

1250243134256.jpg (6.9 KB)

2010-4-5 20:51

1250243134256.jpg

TOP

先插一些70,80的新闻照片

看到“四人帮”被公审,这位挤在最前面的老者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作品真实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大快人心的情景。.

附件

17632277.jpg (48.82 KB)

2010-4-5 20:58

17632277.jpg

TOP

摄于1980年11月2日上海图书馆门前。当年,每当星期天早晨,年轻人在上海图书馆门口排起长队等候开门,为的是能够在图书馆得到学习的一席之地。.

附件

17645977.jpg (49.02 KB)

2010-4-5 20:58

17645977.jpg

TOP

作品摄于1980年9月7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阅览室,1981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

附件

17650912.jpg (30.43 KB)

2010-4-5 20:59

17650912.jpg

TOP

摄于1980年6月1日上海人民公园,上海黄浦区牙防所的医务人员在公园免费为少年儿童检查牙齿的特写镜头。.

附件

17656747.jpg (37.45 KB)

2010-4-5 21:00

17656747.jpg

TOP

1982年4月摄于上海某电话局的自动机房,反映夜班职工挑灯夜战迎接新一天的情景。作品同年入选上海市级影展。.

附件

1774327.jpg (36.47 KB)

2010-4-5 21:01

1774327.jpg

TOP

茹志鹃和王安忆…….

附件

17712916.jpg (43.88 KB)

2010-4-5 21:01

17712916.jpg

TOP

画家陈川和妹妹陈冲。.

附件

17719822.jpg (36.09 KB)

2010-4-5 21:02

17719822.jpg

TOP

陈冲是众多出国留学的青年电影演员中较早的一位。.

附件

17727628.jpg (29.84 KB)

2010-4-5 21:03

17727628.jpg

TOP

上海宝山沪剧团把吴祖光的代表作《风雪夜归人》改编成同名沪剧在上海演出,正在上海的吴祖光欣然前往剧场观看了演出。.

附件

17733864.jpg (25.53 KB)

2010-4-5 21:04

17733864.jpg

TOP

迷醉在红色里的童年和少年  
  
    要了解50、60年代生人的精神特质,就不能不从红色说起。  

    在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红色的:红旗、红太阳、红像章、红宝书、红袖标、红领巾等等,还有与红色相关的革命理想、革命意志、革命豪情和革命斗争。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4-5 21:10 编辑 ].

附件

xin_1120705251610531714610.jpg (46.9 KB)

2010-4-5 21:08

xin_1120705251610531714610.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