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亲子职业探索:古生物考古与古生物学家

回复 50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1、我曾经发过帖子,我接触了30多位商科(经济、管理)的教授、专家,除了一个是哲学系本科毕业的,其余都是理工科的;而四大会计事务所的校园招聘会,都是面对己所名校的,不在乎专业,但绝不会招立信会计学院的本科生。他们看重的是能力,专业可以另外培养,没有能力则断然不行。
2、基础教育阶段的成绩也很重要。昨天看一个帖子说,孩子想做药剂师,那可以,先要拿出进入药剂师专业的成绩门槛。所以我今天在007的帖子后面跟帖说,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孩子。
3、大公司的人事专员挑人有时也看门第的,特别是职场新人,也会看你第一学历的那所学校。据说,有的地方招聘人员,已经看高中的府第了。第一次就业,看你哪个学校、学什么的。第二次就业(跳槽),看你会干什么、干过什么、干成过什么。.

TOP

回复 44楼hxy007 的帖子

那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不理解,土木专业会在银行晋升?.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3-15 15:58 发表 \"\"
那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不理解,土木专业会在银行晋升?
呵呵,当银行需要在工程建设方面进行投资决策、放贷、资金流管理时,你说银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TOP

回复 53楼hxy007 的帖子

疑惑的是,这位学生年轻时候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TOP

回复 54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我一个年侄,同济土木专业,但理想是搞新闻,后来修了复旦新闻专业,去了报社,掌门地产板块,现在又进入咨询公司,做地产咨询,周五的电视第一财经,经常看见他在说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2-3-15 16:40 发表 \"\"
疑惑的是,这位学生年轻时候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这里没有谈到某个学生年轻时的梦想,谈的是一种现象,一种事实,这种事实和现象可以给新人以启发——如果你有志于银行或金融行业,你未必在上大学时读银行或金融专业,学其它专业反而可能使你更有条件从事银行或金融工作;另外,你上大学如果学的是化学专业,你不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如果你对金融或保险或公共安全工作产生了兴趣,你完全可以利用你的化学背景找工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梦想可能会变,而且人可以同时做多个梦,兼顾多个梦想的职业比比皆是。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5 17: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2-3-15 17:05 发表 \"\"
我一个年侄,同济土木专业,但理想是搞新闻,后来修了复旦新闻专业,去了报社,掌门地产板块,现在又进入咨询公司,做地产咨询,周五的电视第一财经,经常看见他在说道。
  很好的一个例子。学了土木专业,并不一定要当工程师,除了我前面说可以到银行或金融部门从事与工程有关的资金投放管理工作之外,考爸此例又给出了多条职业选项——做专门报道房地产新闻的记者,或者做地产咨询师,或者做地产电视评论员……反过来,想当记者的话,上大学未必要考新闻专业…….

TOP

孩子的早期志向

  当孩子表示喜欢恐龙长大了要到野外寻找恐龙化石时,我们便找到了引导孩子的许多方式。他不是喜欢恐龙么?那就和他一起读有关恐龙的书,有关古生物考古的书,以及地理书籍,例如:

  张红国编:《动物百科·第1卷》(彩图版),九州出版社2002版。
  李军主编:《动物百科·第1卷》(彩图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英]卡沃迪恩等编著、苏千铃等译:《剑桥少儿生物百科》,中国宇航出版社2004年版。
  [日]株式会社学习研究社编、甘文豪等译:《恐龙》,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英]盖茨者、刘岳译:《进化之谜》,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英]奥利弗著、盖志琨等译:《消逝的恐龙》,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纪江红主编:《恐龙百科全书》,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韩]宋永洙著、吕丽译:《儿童恐龙百科》,四川少儿出版社2005年版。
  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与恐龙共舞》,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坎贝尔编著、吴卫东等译:《史前生物》,安徽少儿出版社2006年版。
  刘煜:《恐龙大对决》,朝华出版社2007年版。
  [韩]林世雄编绘、金一译:《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恐龙世界大探索》,湖南少儿出版社2007年版。这是一本用漫画和小朋友漫游远古时代的科幻故事表述的另类百科全书。
  《自然图书馆·恐龙大世界》(彩绘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著者和出版社年份不详。
  [美]梅森等著、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译:《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环游地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法]德拉朗德、格拉邦、庞罗编,杨洁译:《缤纷世界——儿童地图绘本》,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这个绘本还附有一大张独立的儿童版世界地图,一直压在儿子的书桌上,随时可看。
  黄秀连、沈文轩主编:《世界最新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年版。


  上面这些书被儿子都翻烂了,至少是翻旧了。我想呀,或许有一天儿子又改主意不想当古生物学家,可这有什么关系呢?他因为对恐龙感兴趣,从小和我们一起读了那么多书,还独立看了那么多书,这本身就是一个可喜的收获。这种阅读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人漫长生涯的一部分,而且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它就是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作准备。.

TOP

《消逝的恐龙》:“古生物考古”职业探索的入门书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本书——英国人奥利弗写的《消逝的恐龙》(盖志琨等译,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儿子读它的时候经常乐得直不起身子,求他妈妈帮他撸肚皮。正是这本书让他知道了喜欢恐龙、寻找和研究恐龙化石并不仅仅是某些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种很刺激工作,一种令人尊重的职业,也正是这本书让他萌生了当古生物学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这本书就是在引导孩子对古生物考古这门职业进行认知和探索。还有谁能够像奥利弗这样把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内容和方式展现得如此生动呢?

目录

前言
序曲
恐龙时代
神话般的家族
奇妙的化石
不可思议的食物
疯狂的古生物学家
恐龙侦探
神话的破灭
结束语

\"\"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09:12 编辑 ].

TOP

疯狂的古生物学家

  下面节选《消逝的恐龙》第四章一部分内容。原书还有跟文字相得益彰的插图,可惜无法上图。导言这是么说的:

  寻找化石的人、恐龙的探寻者、古生物学家,不管你叫他们什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十足的恐龙狂!
  为了让你看看他们对工作的狂热程度,请简单回答下面的问题。下面给出的选项中,你更喜欢哪个?
  A.赢得得彩票的头等奖
  B.和霸王龙一起待几分钟
  如果你选A,那说明你还是太理智了,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古生物学家。如果你选B,说明你已经够疯狂了。祝贺你,你已经具备了一个古生物学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这种彻头彻尾的疯狂,在早期古生物学家身上,表现得更是一览无余。.

TOP

威廉姆•巴克兰德(William Buckland, 1764-1856)

\"\"


  威廉姆•巴克兰德是牛津大学的第一位地质学教授。他曾经为了鉴定一堆乱糟糟的化石碎片,而几乎查遍了所有的历史资料,最终确定它属于一种大型的食肉类恐龙,并为其命名为斑龙(巨大的爬行动物)。
  斑龙,一直以来就是以那种“垃圾桶”式的恐龙而著称的。因为多年来,任何大型的食肉恐龙,在难以确定身份的时候,就常常被扔进了斑龙的家族里。而巴克兰德也是那种“垃圾桶”式的人物,实际上,他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人。他因为能吃几乎所有的东西而闻名遐迩,这其中包括鼻涕虫汤和犀牛馅饼。他还曾经带着一位非同寻常的客人——宠物熊,一起出现在宴会上。

——图片引自维基,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TOP

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1804-1892)

\"\"


  理查德•欧文是第一个给恐龙命名的人。为了庆祝他的发现,并让大家看看他对恐龙有多么痴迷,1852年欧文亲自组织工匠在伦敦水晶宫制作了一些原样大小、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它)。
  欧文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项复原土程。为了使这件事情更具轰动效应,欧文又邀请了19位达官贵人参加庆祝宴会,宴会还别出心裁地在一只禽龙的“肚子”里举行。为了保证这件事一开始就与众不同,欧文甚至把邀请函的卡片都做成了翼龙翅膀的形状。

——图片引自维基,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09:28 编辑 ].

TOP

菲迪南德•海顿((Ferdinand Hayden,1829-1887)

\"\"


  美国地质学家菲迪南德•海顿对恐龙的狂热,曾经救了他一命。1856年,他在北美洲发现了一块恐龙化石,但是令他不安的是:这块化石是在印第安人的领地内发现的。
  当海顿被出征归来的印第安战士俘虏的时候,他们很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带枪,而只是带着很多古老的岩石。印第安人的首领认为:如果海顿觉得连那些烂石头都有价值的话,那他一定是疯了。然后他们就放了他,并且说:“继续赶你的路吧,你这个逃跑时都不忘捡烂石头的家伙!”

——照片引自维基,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TOP

罗伊•柴普曼•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1884-1960)

\"\"

  罗伊•柴普曼•安德鲁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鲸之后,才开始从事古生物研究的,同时他还是一名盟军的间谍。他在蒙古大沙漠的探险中,除了要忍受60度的高温外,还要不断地与毒蛇和强盗的骚扰作斗争,同时他竟然还腾出时间发现了第一枚恐龙蛋,以及迅猛龙和似鸟龙的化石。
  安德鲁斯也有自己的缺点,他挖掘化石时的动作非常笨拙,以至于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任何一块破坏得很严重的标本,人们都说那一定是安德鲁斯的杰作。但他还是那么的光彩照人,而且还成了世界著名的电影人物——印第安纳•琼斯博士的原型。

——照片引自维基,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TOP

罗兰•伯德(Roland Thaxter Bird,1899-1978)

\"\"


  现代古生物学家罗兰•伯德决不会让死这样的“小”事,妨碍了他对恐龙的狂热。因此每个人都知道他对恐龙是绝对的痴迷,他甚至坚持他死后墓碑的形状也要刻成雷龙的形状。

\"\"


——照片引自http://www.findagrave.com/cgi-bi ... r&GRid=42411771,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TOP

两个出格的古生物学家引发的“化石战争”

  在所有疯狂的古生物学家中,其中有两个比其他人更甚。这对恐龙狂住在美国,他们经常去西部最荒凉的地方寻找化石。他们两人的竞争其实早已臭名昭著,以至于他们之间荒诞的表演被冠以“化石战争”,且尽人皆知。这两个出格的古生物学家分别叫爱德华•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1840-1897)和奥斯耐尔•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1831-1899)。

\"\"


  爱德华•科普出生在费城。他是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教友派信徒。六岁那年,他见到了一块30米长的被称做“海扎克蛇”的海洋生物化石。虽然那块化石后来被证明是假的,但是却触发了科普要做全世界最伟大的古生物学家的雄心……

\"\"


  奥斯耐尔•马什也有同样的雄心。马什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家庭。1860年,他说服他的一个有钱的叔叔给耶鲁大学捐建了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条件是他当馆长。这样,他也就成了耶鲁大学的第一位古生物学教授。

  1868年,他们两人臭名昭著的竞争开始了。当时,科普发表了一篇描述海生爬行动物薄片龙的论文,其中有一些严重的错误,他甚至把头尾都弄颠倒了,而马什马上注意到了,并立刻给他指了出来。
  科普承认了错误,并决定把已散发出去的所有论文副本都买下来。最终,他买下了所有的副本——除了马什所持有的两本,因为马什拒绝卖掉它!
  科普永远都不会原谅马什。这对疯狂的古生物学家开始在美国西部寻找化石,每个人都竭力找出比对方更多的恐龙化石。这期间,这对冤家总共鉴别出了130多种恐龙,并发现了异龙、阿普吐龙、梁龙、剑龙、鸭嘴龙,以及其他一些恐龙。
  科普和马什都争先恐后地发表他们最新找到的恐龙化石,以至很少检查一下对手是否已经发表过相同的属种。他们描述的经常都是同一只恐龙,却被命了不同的名字。
  他们不会因此为一些“小”事,比如像拓荒者和美洲土著人之间的战争,而妨碍了他们的寻找工作。科普曾几次被出征途中的印弟安战士所包围,但他都通过拿出他的假牙,扭转了形势。勇士们惊讶地看着他,而不敢贸然出击。显然,他们不敢想像,世界上还有牙齿会跑的人!
  马什尽量避免用假牙的小伎俩,他亲自和美洲土著人的酋长判断休战问题。经过几个回合成功的和平谈判之后,一个叫红云的印弟安人酋长,派给马什一队护卫队,来护送他。
  一想他的竞争对手,科普就气不打一处来,所以,每挖掘完一个地方,科普都要炸毁它,以停止马什继续在这个地方工作。
  这场臭名昭著的竞争,一直持续到爱德华•科普去世。即使到那时,科普还是不忘留下侮辱马什的最后一句话——他把一个哺乳动物命名为Anisconchus cophater,翻译出来就是“长着锯齿牙的马什的憎恨者”。

——照片引自维基,文字引自《消逝的恐龙》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10:02 编辑 ].

TOP

在家里发掘恐龙化石的古生物学家


  这是未来的一名古生物学家,他自幼喜爱恐龙,甚至在家里发掘恐龙化石,够疯狂的了!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10:12 编辑 ].

TOP

回复 67楼hxy007 的帖子

008在全情投入.

TOP

回复 66楼hxy007 的帖子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有很大一部分家境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做科研,就是玩个性。

这种排除了养家糊口的世俗压力的玩,倒是更容易持久。.

TOP

我真想这样长大:一个想当剑龙的未来古生物学家

  小一时,老师布置了一篇口头作文——《我真想这样长大》,由孩子说、父母记述。11的作文是这样的,很疯狂!

  我真想这样长大——生活在白垩纪,这里有河流,草原,森林,山坡,还有很多很多的巨型动物。
  我真想这样长大——有六个弟弟妹妹,我们名字叫DoDo、ReRe、MiMi、FaFa、SoSo、LaLa、TiTi。我会照顾他们,我们一起玩,一起长大。
  我真想这样长大——每天除了吃,就是玩。我爱吃多少就吃多少,因为我的肚子大。我爱玩多久就多久,玩水,玩泥,玩沙。太阳下山了也不回家,回家了也不洗澡,洗澡也就是用树叶擦擦。
  我真想这样长大——快快长成一只强壮的剑龙,有坚硬的骨板,和有力的尾锤。在霸王龙出现的时候,勇敢地去战斗,战斗,战斗,像个真正的男子汉!

2007年2月27日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11: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3-16 10:44 发表 \"\"
008在全情投入
  11像安德鲁斯一样动作笨拙,他要是发现的化石,估计也会弄得一踏糊涂。.

TOP

生涯发展辅导的追求:职业、兴趣、特长三位一体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3-16 10:49 发表 \"\"
那个年代的科学家,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有很大一部分家境都是衣食无忧的。他们做科研,就是玩个性。

这种排除了养家糊口的世俗压力的玩,倒是更容易持久。
  我们的孩子那一辈也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一辈,他们应该有条件追随自己的兴趣,逐渐把爱好发展成特长,把特长演变成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有一份谋生的职业,是应该的。人人都应该有一份工作,可以藉此养家糊口,并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自己的职业正是自己兴趣所在,是幸福的。
  自己的职业既是自己兴趣所在,又是自己特长所在,是幸运的。
  这种幸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命自觉、亲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2-3-16 11:1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2-3-16 11:14 发表 \"\"

  我们的孩子那一辈也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一辈,他们应该有条件追随自己的兴趣,逐渐把爱好发展成特长,把特长演变成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有一份谋生的职业,是应该的。人人都应该有一份工作,可以藉此养家糊 ...
对,他们虽然谈不上完全地无忧,但是至少有一部分精力和财力可以腾出来,用作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2-3-16 08:49 发表 \"\"
  当孩子表示喜欢恐龙长大了要到野外寻找恐龙化石时,我们便找到了引导孩子的许多方式。他不是喜欢恐龙么?那就和他一起读有关恐龙的书,有关古生物考古的书,以及地理书籍,例如:

  张红国编:《动物百科· ...
真的还有孩子这么痴迷恐龙啊,我还以为只有我儿子会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古生物呢,这些书儿子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之前全都看过,还有一本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四大起源之谜-生物》更是引领他从简单的喜欢恐龙到喜爱古生物学习,他每年必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对其中的古生物如数家珍,小时候的志向也是考古,随着年龄、见识和知识面的增长,兴趣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多方面,当然古生物还是他的最爱,订阅《博物》杂志也是爱不释手。我更希望他今后能学博物专业,冷门比较好就业,南京大学好像就有这个专业。不过这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唉。.

TOP

回复 72楼hxy007 的帖子

不好意思地承认,俺是幸运的。我现在的职业--计算机编程,就是在初中定下来的。记得那时经常看《科学画报》。

小学和初中,也就是说普及教育的内容,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是必须的。所以,不管那时候幻想什么职业,家长都不妨跟在后面支持,因为深入了解了这个职业以后,孩子就会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是有用的。而且,还会发现,仅仅学这些东西是不够的。这是自我发现,跟家长耳提面命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TOP

回复 75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小时候就看了,文革中叫《科学普及》。.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2-3-15 12:14 发表 \"\"

  过去,有一种信念叫“学以致用”。就是说,你学了A专业,就要从事A职业;反之,你想从事A职业,就得到相应学校或培训机构中学习A专业。否则,就是“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007以前就信奉这种教条,直到十多 ...
这个讲座貌似我也听了。非常地赞同,赞赏,并实践。.

TOP

回复 74楼天天妈咪 的帖子

儿童用户已经开了,你可以让你的儿子来看看贴。

要是嫌007讲恐龙不够生动,你们几个孩子可以凑一起单开一帖,自由讨论。.

TOP

回复 66楼hxy007 的帖子

外,你怎么可以少了马门溪龙的重要环节呢,那位没有读过大学,在恐龙界却举足轻重的夫人。。。没有她,哪有马门溪龙的今日。
呵呵,其实你说的挺好的,请继续,我只是一时高兴激动了一记。.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2-3-16 10:57 发表 \"\"
  小一时,老师布置了一篇口头作文——《我真想这样长大》,由孩子说、父母记述。11的作文是这样的,很疯狂!

  我真想这样长大——生活在白垩纪,这里有河流,草原,森林,山坡,还有很多很多的巨型动物。
...
真不好意思,我又想发言了。。。这篇真好,男生也是需要富养的,这是富养下成长的男生。其实,学问就是富养出来的,我们从来没见过学问是从贫瘠的土地里长出来过,比如文学,研究的是学问,它们是理论,不是长篇小说。。。我说的贫瘠,不仅是指物质,而是光有物质还远不够的环境,思想的,文化的,有渊源的。。。好了,今天讲太多了,我安静听你们讲吧。.

TOP

这个行当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TOP

回复 78楼水之形 的帖子

好呀,儿子现在预初,作业量多了,周末有空我让他上来看看。谢谢!.

TOP

我对恐龙也蛮感兴趣,我很想体验一下发现化石后的成功感

[ 本帖最后由 切断电源 于 2012-3-18 21:57 编辑 ].

TOP

生涯,或者说职业探索,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它的前景是:我的工作是我的兴趣。
——以上为个人理解.

TOP

一个人的年级

全年级仅一人 北大女生拍一个人的毕业照


引自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6/17/c_1111182867.htm

\"\"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欧兴荣)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并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合影哦”,引发了网友关注而走红。网友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的谁懂?”“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

  据其所毕业的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

\"\"

  薛逸凡同学也在社交网站写道,“如果排除该专业第一任从生科方向转换古生物方向的学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转入元培的学生,排除第五任马来西亚籍古生物专业学生,我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学生。”

  据了解,薛逸凡同学中学就读于北京十一学校,系该校六年一贯制“二·四”课程实验区的学生,2010年曾入选海淀区高考考生照顾加分名单(照顾类型:单科优胜、获奖学生),其简介挂在“北京十一同学会”网站上,作为“优秀校友”展示。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4-6-18 15:56 编辑 ].

TOP

"一人毕业照"走红 北大古生物学已"四代单传"

引自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4-06/18/c_126635684_2.htm

  还记得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对恐龙痴迷不已的罗斯吗?片中这位古生物学教授如今在北京大学有了“继承人”。昨天,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的“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表示,“这是全中国唯一只有1名学生的专业。”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从2008年创立至今,每年的毕业生都是一个,目前已经“四代单传”。

  “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围观

  日前,北大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照片中的薛逸凡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理学学士服,一个人站在北大图书馆前,这里是北大学生拍集体毕业照的地点之一。在网上流传的照片正上方,有一行红色的字,写着“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相比于之前某财经院校会计学院千人合影的“一米毕业照”,薛逸凡这张“一个人的毕业照”显得十分孤寂。网友纷纷评论说,“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

  “如果排除该专业第一任从生科方向转换古生物方向的学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转入元培的学生,排除第五任马来西亚籍古生物专业学生,我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学生。”这篇薛逸凡去年发在自己人人网的日志让“古生物”这个专业和薛本人第一次走进很多北大学生的视线。

  恐龙、猛犸?古生物专业到底学什么?

  “这个专业涉及课程面很宽。” 北大地空学院古生物学的在读博士刘乐说,大家熟悉的恐龙、猛犸都在古生物专业的研究范畴之中,还有古植物学、古海洋学、脊椎动物进化史……这些专业在他看来都“很有意思”。据元培学院古生物专业导师、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刘建波介绍,古生物学是利用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事实上,在元培学院建立之前,北大曾有过古生物专业。上世纪90年代初,北大的古生物专业开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后来因故取消。2008年,元培学院设立古生物专业供学生选择,这是这个本科生培养试点学院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也让北大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古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该专业创立后毕业生都保持一人

  “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说,“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刘建波说,现在元培学院古生物学专业在读的学生大二有两个,(算是破了纪录),大一又恢复到一个。

  为什么读这个专业的学生这么少?刘乐是古生物学本科专业在元培学院设立后第二位选择就读的。刘乐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之所以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少可能是与大家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不足有关。北青报记者采访发现,即便是在北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古生物学专业,在很多学生认识中,这个专业应该属于历史学院,“跟考古专业差不多吧。”

  而在知道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中,如果有机会选择,也鲜有人会主动考虑。“大家可能比较喜欢容易找工作就业面宽的专业,就像有很多人从事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刘乐分析说,古生物学需要在野外采集化石,看起来比较累,应该也是就读人数少的原因之一。

  官方说法

  这个专业不需要太多的人 但要保留

  “有些专业不需要太多的人,这跟社会学科不一样。”对于古生物学专业的“人丁单薄”,刘建波说,现在海洋所、中科院的几个研究所都在呼吁保留这个专业,规模不用特别大,但也不能完全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科必须要保留下来,特别是基础学科。”

  按照刘乐的说法,选择古生物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是出于对此强烈的兴趣。薛逸凡显然就是一个对于古生物相当感兴趣的学生,她在读高二时就立志要学古生物。在薛逸凡自主招生结束之后,她的分数比元培学院低了几分,于是便主动联系上了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并明确表示自己十分想进入古生物学专业的意愿,许崇任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所以薛逸凡与她的前几任学长不同,算是高考之后以古生物学专业招进来的。

  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对古生物学专业学生的评价是“人少,但他们就像宝石一样珍贵”。虽然人少,但这个专业的学生却很受重视。据刘建波介绍,国内许多相关研究单位都迫切希望吸引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到本单位继续深造。

  古生物专业学生吐槽

  学古生物的你最伤不起!

  谁再问神马是古生物学,先睁眼看看你周围!!

  一万年之后这一切统统都归俺们管有没有!!!

  要建个新物种写拉丁文描述三页以下丢不起人的有没有!!!!

  古生物学出野外你敢不敢!!!!

  一天俩馒头一咸菜见了个蜘蛛都想生吞的有没有!!!!

  ——摘自人人网网友日志

  核心

  怎样读完一个人的专业

  随着毕业照在网上的走红,薛逸凡的人人网账号已暂停加好友申请功能,本人也婉拒了采访,但网友的各种猜测并没有结束,“一个人的寂寞谁懂?”但事实上,“一个人的专业”却并不意味着薛逸凡会有“一个人的课堂”,她会跟生物学、地质学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并不孤独。

  元培学院学生张博然介绍,作为跨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修读古生物学专业意味着他们要修地质学的专业课,还要修生物学的专业课。但是元培学院本身并不开课,所以他们要到在各个学院的课堂上去学习,比如植物生物学要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一起,生态学要和城市环境学院的同学一起,沉积岩石学则要和地质系的同学一起……至于课堂的人数,少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多的时候能有上百人,所以从来都不存在“一个人的课堂”。

  没有小伙伴?“倒不如说有更多的小伙伴!”刘乐说。不过,这样的上课方式也会给学生带来“混乱”。薛逸凡也曾在日志中抱怨过课程的混乱,租借实验仪器也不方便。按照规定,地空学院的学生可以把实验器材长时间保管在自己身边,但薛逸凡这位元培学院的学生要借就只能把学生证押在器材室,比较麻烦。

  现在,这些问题薛逸凡都已经成功克服,她的毕业论文有关“鱼龙”,这是一种脊椎动物化石,有望在美国一家权威业内期刊发表,她本人也即将留美深造。大了薛逸凡三级的刘乐本科毕业时成功保研,现在是地空学校古生物学专业的在读博士,他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在古生物研究所的工作机会。

  古生物学毕业做什么?刘建波在一次给元培学院学生介绍这个专业的宣讲会上总结了毕业生的四个去向:高校,主要是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如北古所、南古所、地质所、海洋所、地科院等;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如国土资源部门、博物馆等;企业单位,如合资外企、能源中企、地矿部门等。主要集中于前三个方向。至于可能会面对的清苦生活,刘乐说:“够生活就好吧,选择了这个专业的话,成就不是都用金钱衡量的。”(记者 董鑫)

(综合人民网、北京青年报)

.

TOP

 86 12
发新话题